分享

为什么孩子会对学习感到痛苦?3个技巧让父母告别唠叨

 生有崖学无边 2021-07-21
专家表示,她曾做过儿童对学习的态度样本调查,80%的孩子都认为学习是痛苦的,提到作业便皱眉、提到老师便想逃,只有极少数孩子喜欢上学,并把学习当做乐趣。当专家好奇询问,他们为何喜欢学习时,孩子们的回答坦率而真诚——

“学习很有趣啊,能获得更多知识,我会变得更厉害!”

是的,在这少数孩子的心中,学习并非是一件痛苦的事,相反,他们从小被父母教育“痛苦的时候你在走上坡路”,认可学习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所以,在遇上学业难题的时候,这些孩子的第一反应是“机会来了”,而不是“好痛苦”。

而这种“利益论”便是家长概念转换的成功之处。

说实在的,人类的天性是趋利避害,孩子们也一样,当“学习是提高自己的途径”刻进骨子里的时候,学习就不再是痛苦。所以,一流的家长只会对孩子谈“利益”,而非“教育”。

学习是孩子的天职,为何专家认为在孩子面前谈“学习”的父母是三流呢?答案只需要心理换位一下,我们便理解了。

举例来说,工作是我们成年人的天职,不工作就没饭吃,那么,你喜欢有人天天跟你提工作和工资吗?张口闭口就是升职加薪的话,我们再热爱工作也会产生厌倦感,孩子们也一样。家长整天在孩子面前提成绩提学习,只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学习本身是一件愉快的事,是家长把“学习”的威力滥用了。

父母亲天天无休止地唠叨、批评,甚至打骂,使用的语言简单粗暴。孩子天天听着这些不断重复的“废话”,味同嚼蜡,时间一久,不但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形成了学习等于痛苦的恶性循环。

学生关于学习的感叹,如“心有余而力不足”、“体力与精神很难达到最佳状态”、“学习很辛苦,快乐在哪里”等等。不少学生在描述学习时使用最多的词往往都是一些如“沉重”、“压抑”之类的“灰色”词语。

即使表达壮志与决心,给人的感觉也像巨石底下传出的一声闷响,带着点“悲壮”的色彩。一句话,大家感到学习与生活都不轻松,日子过得很累。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呢?学习都要成为“痛苦”的代名词吗?不,不是这样的,我们是有办法让学习生活不令人头痛的。

从心理学上说,轻松感的反面是紧张感。

一个人之所以紧张,是因为他的各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从生理上说,如果你的营养不足,休息与睡眠时间不够,你就容易感到紧张。

从心理上说,如果你没有安全感,在社会或群体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关爱,或者没有人赞扬你、肯定你的价值,那么你就会对生活缺乏信心,紧张感便随之而来,持续下去的话,就会使你产生心理压力。

焦虑——完了,上次这种题型就不会做,这次又出现了!怎么办啊,老师又要鄙视我……

烦躁——好烦,怎么这么难!最讨厌这种题型了!好烦出题人!……

恐惧——完了,又一题不会做,我爸肯定要打我,说我是废物,家里是借了钱给我买重点高中的……

愤怒——又是这个题,又不会做!我真蠢啊!老师水平也稀巴烂,上次就没讲清楚!……

嫉妒——他好像做出来了,这么快就开始写了,肯定做出来了,难道我真的比不上他?……

自卑——上次也不会做,一直都是这样,我肯定不行的……

绝望——我就是这么蠢,没用的,不用试了……

……

那么对于家长而言,如何帮助孩子减轻学习压力、分担学习痛苦呢?

1、让孩子独立学习,给孩子他们自我学习、思考的空间,而不是有家长安排孩子的学习,只是在他们需要时,我们家长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撑;

2、不打断孩子的学习思考过程,让他们在自我摸索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并不是单一枯燥的灌输与练习,更多的是吸收、思考、感悟和转化。

所以孩子做作业是进行长时间的思考是一定的,可是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一直停顿思考,就忍不住打断孩子,然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我明白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担心,可是学习成绩虽然很重要,但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逻辑思考也很重要,所以家长不要打断孩子的思考过程,多给孩子一点耐心。

3、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考试观。

学习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形成他们看待世界的人生观的过程,如何看待学习、如何看待考试十分必要,孩子学习的过程也是家长陪伴的过程,做一名智慧的父母需要一辈子学习,只有真正懂得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的深刻含义!

爱是根本,悦纳是前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正面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给予积极的心态,理解对方,感受对方,给予孩子帮助与陪伴,欣赏与鼓励,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真爱!

真正地解决问题,需要的是父母对于学习的经验,对于问题的思考,以及平静和耐心,而不是冲孩子生气和抱怨,这些丝毫不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不爱学习。

另外学生自己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以下2个方法解除紧张与压力:

一是改变环境。你的学习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人际环境。为了使自己轻松,你要经常注意学习与休息场所的光线、声音强度、温度、湿度是否适宜,不合适就要调整或变换。

经常收拾房间与书桌,使之干净整洁,并分类摆放学习生活用品以方便取用。同时重视与周围的人保持适当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自己的快乐有人分享,忧愁有人分担。

二是提高解除紧张与压力的能力。如果想使自己轻松快乐,你必须培养下列几个好习惯:首先,自己的事尽量自己做,培养自我决策能力;其次,自己的东西(事情)自己选择。

别像小孩子一样依赖心很重,连自己的喜好都要靠别人来决定;然后,经常阅读报刊杂志上有关减压与心理调节的文章,并试想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最后,一旦决定了自己的行动计划,就应马上付诸实践,不要拖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