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筱翠花”与跷功 ——忆于连泉老师(一)

 芷斋随笔 2021-07-21

小筱翠花”与跷功

——忆于连泉老师

毛世来

我在科班时被热心的京剧观众称为“小筱翠花”,在没谈“小筱翠花”名称由来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我的另一位师父——筱翠花。因为有了他,后来才有了我“小筱翠花”之说。

筱翠花(于连泉)先生便装照

筱翠花先生在科里排名于连泉,他七岁时由于家境贫寒被送入梆子兼皮黄的“鸣盛和”科班学艺,工花旦。两年以后“鸣盛和”科班因经济困难被迫解散,一个偶然的机会,于连泉先生帮助“富连成”演出《三疑计》中的丫鬟翠花,被社长叶春善与萧长华总教习看中,才顺利转入“富连成”科班继续深造,并得艺名“筱翠花”。于先生身材修长,长了一双水汪汪的、会说话的大眼睛。他平时说话从来不大声,外表显得非常稳重,可内在却有一股顽强的韧力。

正因为于先生肯于勤学苦练,广采众家之长揉于自己的表演艺术之中,所以他很快掌握了高超的表演技巧。在科班相继主演《梅玉配》、《杀惜》、《马思远》、《海潮珠》、《大劈棺》、《双钉记》后,于先生名声大振,一跃成为“连”字辈的高材生、富连成社的台柱子。

于连泉、马富禄《海潮珠》剧照

于先生在舞台上做工细腻,动作准确,能鲜明地刻画出饰演的各类角色的人物性格,他的内心表演往往能令观众拍手叫绝。于先生不但熟悉并掌握了皮黄班中的花旦老前辈田桂凤、路三宝等人的表演风格,而且吸收了梆子花旦的表演艺术精华。在不断的实践与创造中,终于形成了于先生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

于连泉先生特别擅长于“跷功”,演出时他在双脚踩上“跷”,顿时满台生辉:蹿、蹦、跳、跃……如履平地,丝毫不受技术的约束影响刻画人物,深受观众的好评。所以每当提起“跷功”时,广大京戏观众都要挑起大拇指称赞筱翠花。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艺术有了很大的改革和提高,也费除了很多不符合时代气息的陈规陋习,“跷”已绝迹与京剧舞台。然而,在旧社会,“跷功”对一个京剧旦角演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必修课。许多著名老前辈如朱琴心、荀先生等跷功都非常高超。今天说起跷功来,可能为很多人所见,包括从事京剧艺术的青年演员,他们虽有所闻,而从未尝试过。

跷是个什么样子?又是怎样用于京剧舞台上的呢?

跷是用坚硬、结石的枣木或榆木削制的。整个形状如同一个长把汤勺,前段尖尖的,后面是圆的,中间凹,长约一寸半左右。后上方连着一块六寸长,两寸宽牛舌形状的托足板。踩跷时,需要整个脚完全立起来,脚尖落在前尖后圆的“假脚”上面。脚心与脚后跟用长长的白布裹脚条子绑在托(内行脚跷带子)足板上。演员脚上穿上白布袜子,“假脚”上则穿上各色各样分新鲜精巧的绣花鞋(内行脚跷鞋)。由于脚背绷得很直,脚掌和脚后跟成了小腿的一部分,几乎与地面垂直。由于演员的场却或肥大的裤脚一掩盖,只露出一双“三寸金莲”,活像真正的一双辈缠了足的女人小脚。

硬   跷

“跷”很类似西方盛行的“芭蕾舞”艺术家形象。人家只不过是一种没的舞蹈形式,而京剧是用它来表现小脚女人的。

旧时的京戏,几乎全是描写封建时代所发生的故事。封建社会的妇女,身受种种歧视和压迫。女人都得裹小脚,不裹脚是大逆不道,为封建势力所不允许。做为京戏演员,那时很少有女的,生、旦、净、丑全是男人饰演。男人演旦角,形态、音容可以通过化妆和模仿来解决,而一双大脚就不逼真了,为了有真实感才想出用一双假脚来取代。这双脚是否由民间秧歌舞中的“踩高跷”演化而来,就不得而知了。据说跷功最早盛行于梆子戏,是唱花旦的一种技艺,后被采用到京剧舞台上。这样男人装扮的旦角,踩上“跷”,这个小脚再着以女人的服饰,并以女人的音、容、笑、貌、行为、动作出现在舞台上,就酷似一个封建时代的妇女形象了,而无一丝破绽。

未完待续

毛世来《双合印》剧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