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三弄 07-19 阅读 1621 关注 来自话题 #最美中国,游在中国 13.9万篇 寒山寺正门匾额“寒拾遗踪” “寒拾”指唐代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他们是师兄弟。 寒山寺正门背面匾额“妙利宗风”,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始建于南北朝南朝梁。 入寒山寺大门,右侧则是普明塔院。 入大门左侧,则是寒山钟苑。 大钟“长城和钟” 钟楼“梵音阁” ![]() 石幢 ![]() ![]() 寒山寺因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声大振 张继在唐代众多诗人中,名声不是很响,却因一首《枫桥夜泊》而让后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 巨大的照壁“塔影钟声诗韵” ![]() 巨大的诗碑,内容正是张继《枫桥夜泊》诗句。 此诗碑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张继此诗,在寒山寺内无处不在。 ![]() 诗碑背面,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碑文。 ![]() ![]() 大钟大碑记 寒山寺内,石碑多、碑记多。 ![]() 渔隐桥,桥下是古运河。 ![]() 作者在渔隐桥上留影 ![]() 河水青青,河柳依依。 ![]()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日夜航运不停。 ![]() 大运河边,涛声依旧。 ![]() 一处遗址 ![]() 河边“报春轩” ![]() 一枝园 ![]() 园内景色,颇具苏州园林特点。 ![]() ![]() 吴门古韵戏台 ![]() 漕运展示馆 苏州漕运历史上相当发达 ![]() 这是江村桥 ![]() 江村桥重修碑记 ![]() 这是枫桥,桥下河面停泊很多游船。 ![]() 青青的河水 ![]() 这是听钟桥,廊桥造型。 ![]() ![]() 远眺枫桥 ![]() 明代苏州大才子唐寅在石上的题诗 ![]() 廊桥头的匾额“待月” ![]() 张继坐卧像 张继那年因科举考试,乘船路经姑苏,夜宿枫桥边船上,半夜里寒山寺传来的钟声,使他久久不能入眠,于是挥笔写下千古传诵的《枫桥夜泊》。 只因此诗,张继遂与寒山寺结下不解之缘。寒山寺因此诗,而日后名声大噪;张继也因此诗,而在唐代众多诗人中,占有一席之地。 究竟是张继造就了寒山寺?还是寒山寺成全了张继? ![]() 石碑上题刻的《枫桥夜泊》诗和张继的生平简介 ![]() 枫桥边留影 ![]() ![]() 牌坊 ![]() ![]() 苏州解放,从枫桥一带开始。 ![]() 枫桥连着关隘 ![]() ![]() 关隘城楼上“御寇安民”的牌匾 ![]() 城门门洞 ![]() 藏兵洞 ![]() 威武雄壮的铁铃关 ![]() ![]() “枫桥夜泊”的题字随处可见 ![]() ![]() 铁铃关御敌所用的炮 ![]() 梦诗亭 ![]() 寒山寺外墙上的古诗 ![]() 寒山寺正门对面巨大的照壁 ![]() ![]() 和合泉 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又被称为“和合二仙” ![]() 寒山寺几十年前是江苏省级文保单位,如今早已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了。 ![]() 寺内“和合祖庭”也是指寒山和拾得二僧 ![]() 进入寺门,大肚弥勒佛金身笑脸相迎。 ![]() 弥勒佛背后是护法神韦驮菩萨金身 ![]() 大门内两侧是四大天王金身 ![]() ![]() 寒山寺简介 ![]() 寺内罗汉堂 ![]() 罗汉堂供奉观音菩萨金身 ![]() 罗汉堂正中红底金字牌匾“度一切苦厄” 堂内还有八百罗汉金身 ![]() 寒山寺内还有大悲殿 ![]() 弘法堂 红底金字匾额是赵朴初题写的 ![]() ![]() ![]() 唐朝时,日本来的高僧空海法师。 ![]() 听钟石,旁边即钟楼。 ![]() 寺内走廊有很多书法艺术作品 ![]() 寺后面的普明宝塔 ![]() ![]() ![]() 寺内的寒拾殿,殿名也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楼上是“藏经楼。 ![]() 和合二仙的金身像 ![]() 殿外大大的“佛”字 ![]() 钟楼 ![]() 石幢 ![]() 寺内假石竹林 ![]() 唐代石碑 ![]() 大雄宝殿 ![]() 殿内释迦牟尼金身像 ![]() 大殿左侧文殊菩萨骑狮金身像 ![]() 罗汉金身像 ![]() ![]() 寒拾泉 ![]() 报恩堂 ![]() 寒拾遗踪 明崇祯年间石刻 ![]() 钟苑 ![]() 渔隐桥 ![]() 穿汉服拍摄 ![]() 寺内庭院 ![]() 作者:沈益群,自号“梅花三弄”,中学高级教师,漳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福建南大门官网”乡土文化专栏作家。 来自话题 ![]() 最美中国,游在中国 13.9万篇内容 95.7万人参与 订阅 发布于 07-19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苏州虎丘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