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读】读《哲学导论》有感

 新用户90978993 2021-07-22

诚然,“吸引”二字指的是两个个体之间最积极的互动,这样的互动不只局限于人与人之间,也可能存在于人与物之间,但不管是哪一种,它们的成立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需要一个能激起你的好奇心、能与你的灵魂产生共鸣的点。这个点有时一开始就会出现,有时它会因为某一个契机而出现,虽然会晚一些却不会不到。

世间万物不胜枚举,必然不会尽数称你心意,但不得你意未必就不如我心,只一个否定,并不会妨碍它持续散发自己的魅力。

正如我最近读到的一本书,乍一看其书名——《哲学导论》四个字,枯燥乏味,索然无趣,除了成为助我摆脱失眠的法宝以外,我实在想不出它的第二种结局。没承想,仅仅只是看完了前三页的序言以后,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完全改观了,它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我2021上半年以来读过的最有趣的一本书,没有之一。

那些传统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形而上学即“概念哲学”之所以提及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是因为它把世间万物分成了主体和客体两个独立的存在,导致哲学脱离现实、脱离人生、曲高和寡。而《哲学导论》中提到的哲学不同于我们大多数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传统哲学,是超越主客关系,追求天人合一希望的哲学,侃侃读来,虽然玄妙,心中却也默默认同,且不能自拔。

太过于依赖主客观精神的我们,都忘了思考,宇宙中一切拥有姓名的事物,在人出现以前它们的名字是什么?树木、花草、山川、湖泊,也是因为人出现以后,他们才被赋予了意义,而这种意义也只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意义。追本溯源,我们追逐的本源也只是到人为止,在人出现以前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所以,以主客结构为前提的方式去认识世界是有局限性的,把人放到至高的位置去看待世界,只会一叶障目。人与万物本就一体,抛开主客的关系,抱着敬畏和平等的心去认识世界,或许你会有另一番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