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力挫踢馆者江湖人称“铁桩”

 CITSLINC66 2021-07-22
鲁斌修生在北京武术世家的大宅门里,家中有私塾教师,也有武术教师,其祖辈历代在朝中任职,其父曾为清朝武将。受家庭影响,鲁斌修自小就喜欢舞拳弄棍,拜师学就了一身好本事。他在北京国强武术社期间,有位外地的武师刘某上门找到鲁斌修切磋武艺。他们先进行的是文比,即甲方先攻击,乙方不还手,接着乙方再攻击,甲方不还手。第一局是刘某先攻击,鲁斌修站好桩后,刘某飞身向鲁连踢三脚,一脚比一脚力足,最后一脚是威力十足的飞身铲腿,直向鲁斌修的上三路要害部位攻来,只见鲁斌修纹丝不动,而发力猛攻的刘某却被弹出丈余。自此鲁斌修被江湖上称为“铁桩”。

出身武术世家

  笔者从柳志强所藏的一本《通臂拳谱》中的《吾师鲁斌修自述》中查到了鲁斌修的一段生平:我是蒙古人,祖辈是武将出身,自幼受家传影响,爱武如命,后投名师刘月亭专习通臂拳。

  据柳志强介绍,鲁斌修于1913年出生在北京武术世家的大宅门里,家中有私塾教师,也有武术教师,其祖辈历代在朝中任职,其父曾为清朝武将。受家庭影响,鲁斌修自小就喜欢舞拳弄棍,整天缠着家里的武术教师教他武功,还找人制作了一个沙袋,绑在院子里树下,每次吃过饭,就对着沙袋挥拳踢腿。

  鲁斌修六岁那年夏天,一个人的偶然造访,使他与通臂拳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天下午他正在院子里下腰、压腿、劈叉练得起劲的时候,其姑父刘月亭登门造访鲁斌修的父亲,一进门看到鲁斌修正在满头大汗练武,发现他站桩、马步等基本功很扎实,就高兴地说:“大侄子,你的身体素质不错,以后跟着我吧!我教你通臂拳。”

  刘月亭祖籍河北宝坻,乃是祁门通臂拳第四代领袖人物,武林一代宗师,精修十八般武艺,通臂拳以老祁门之擒斫、拍掌、劈山炮等为主,兼得少祁门手法之妙,功至炉火纯青之境。1930年受内政部委任,担当警官高等学校拳术教授,被授予“十老武术家”称号。

  就这样,爱徒心切的刘月亭亲自找到鲁斌修的父亲,将鲁斌修收到了自己门下。虽然是亲戚关系,但刘月亭对鲁斌修要求极为严格。有一年冬天下了大雪,鲁斌修就没有去师傅那儿练功,没想到刘月亭竟然跑步过来将鲁斌修从被窝里揪出来,并罚他围着院子跑了50圈,然后在雪地里练站桩……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刘月亭的口传心授下,鲁斌修对于师傅示范的动作潜心琢磨,不仅学其形,更重学其神,每练一动作,总练上不下百遍千遍,直到师傅满意为止。

  刘月亭心胸豁达,性格坦率,与天性质朴、聪明勤奋的鲁斌修十分投缘,他拿出看家本事倾囊相授。师傅一招一式,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学生千锤百炼,刻苦钻研,毫不懈怠。鲁斌修从六岁开始练习通臂拳,到1934年刘月亭去世,潜心学艺整整十五载,不但通臂拳技艺已达上乘,武学之理论亦有极深研究。



继承师傅衣钵

  民国九年春(1920年),为弘扬国粹,刘月亭在北京东四牌楼十条胡同创立“国强武术研究社”,学生、徒弟达百余人,其中高手如云,如孙炳岳、姚宝琦、金宝锦、胡大印、鲁斌修(化名)、杨步蟾、王增禄、张圣武等徒弟皆武艺上乘。

  刘月亭去世之后,其部分尚未出徒的门人依照师傅嘱托转拜通臂拳少祁门传人田瑞卿门下继续习武。同时,他还留下遗嘱:让鲁斌修传承他的衣钵,继任北京国强武术社社长,与刘月亭之子一起将国强武术研究社办下去。

  此时,因连年战乱,鲁斌修已家道中落,北京国强武术社也因刘月亭的辞世而显得门庭冷落。为了将师傅所授通臂拳发扬光大,年仅21岁的鲁斌修变卖家中收藏的古董,将资金投入到国强武术社中,并对来学习的武术爱好者全部实行免费教授武艺。

  在鲁斌修和刘月亭儿子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国强武术社终于走出了低谷,前来学艺者越来越多,1936年已达一百三十多人。鲁斌修对待学生和徒弟无论贫富,均一视同仁,将平时所学悉数教授给每一位学武者,“以致名声日盛,求教从学者日众”。据了解,当时各通臂名宿皆前往北京国强武术社切磋问艺,北京国强武术社一时成为北京城武术爱好者最向往之地。



赢得“铁桩”之名

  鲁斌修在诸城的徒弟朱健民介绍说,在北京国强武术社期间,有位外地的刘某武师上门找到鲁斌修切磋武艺。他们先进行的是文比,即甲方先攻击,乙方不还手,接着乙方再攻击,甲方不还手。第一局是刘某先攻击,鲁斌修站好桩后,刘某飞身向鲁连踢三脚,一脚比一脚力足,最后一脚是威力十足的飞身铲腿,直向鲁斌修的上三路要害部位攻来,只见鲁斌修纹丝不动,而发力猛攻的刘某却被弹出丈余。

  刘某第一局败后仍不服输,又与鲁斌修进行武比,没想到鲁斌修依旧是站好桩,待刘某攻来时以招拆招,借力发力,只一回合就将刘某打倒在地,刘某方才心服口服地甘拜下风。自此,鲁斌修“铁桩”之名在江湖上不胫而走,一时名声大震。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有三名日本武师慕“铁桩”之名到北京国强武术社踢馆,专找鲁斌修“挑战”。早就对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充满了愤恨的鲁斌修也正想找机会修理一下小鬼子,见他们送上门来了,就毫不畏惧地答应了。

  比武开始了,第一个日本武师刚一进招,便被鲁斌修欺身而进,一掌直击胸窝,那日本武师一个后翻站立不稳,当场跌倒,引得在场的观众哈哈大笑。

  第二个日本武师不服,上来过招,没有三两个回合,就被鲁斌修一脚踹成单腿跪地。第三个日本武师见状害怕了,没敢上场,只是遥遥抱拳以示佩服后,便搀扶着两个同伙灰溜溜地走了。

  不久,随着日寇的大规模入侵,北京被占,鲁斌修不想当汉奸投靠日本人,被迫关闭了国强武术社,从此离开了北京。



浪迹各地传艺

  离开北京后,鲁斌修开始了各地游历的生涯。

  1939年秋天,他在烟台的一个集市上,发现一伙明抢暗偷的市霸,在大集上十分猖獗,闹得人心惶惶。鲁斌修对此很气愤,光天化日之下岂能任由这些歹徒横行霸道,于是他决定会会这伙毛贼。这天,鲁斌修故意将钱袋子压在腰间,外露出来,大摇大摆走在街上,忽觉有人拽自己的钱包,急回身用一个“回头望事”将贼擒按在地:“好小子,你竟敢来抢,抓的就是你!”其他的几个歹徒一看同伙被打就一哄而上,围而攻之。鲁斌修眨眼功夫将他们全部打翻在地,大声训斥道:“如再发现你们偷抢民财,欺负百姓,就要你们的狗命!”深知鲁斌修脚厉害的几个市霸,趴在地上:“饶了我们吧,再也不敢啦!”说罢,爬起来一溜烟地跑了。从此,市场秩序井然,交易公平,繁荣昌盛。

  当地武术爱好者目睹了鲁斌修力战众歹徒的惊险一幕后,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拜鲁斌修为师,并挽留他在烟台常住,传授通臂拳技艺。

  在烟台传艺几年之后,鲁斌修又来到了青岛,当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于日本鬼子的魔掌,鬼子们在青岛肆意烧杀抢劫无恶不作,鲁斌修十分气愤。有一次,一个扛着三八大盖枪的鬼子在两个伪军相伴下突然来到鲁斌修的房东家里找花姑娘,没寻到就举起枪托朝房东的头上就砸,砸得房东眼冒金星。鲁斌修强压怒火尾随鬼子到一处僻静小巷,一招“劈山炮”就结果了这个无恶不作的小鬼子。

  在青岛期间,鲁斌修重开拳场,授徒数十人,为通臂拳整理、普及、传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据鲁斌修在诸城的几位徒弟回忆称,鲁斌修在烟台、青岛的经历是他在教授武功间歇闲谈时偶尔提及的,而他在其他地方的游历生涯因年代久远,已无人知晓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