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恆之地——埃及日記》十七·盧克索神廟

 Dyson丁丁 2021-07-22

盧克索神廟又稱南宮。主要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公元前1390—前1352年在位)與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279—前1213年在位)修建的,主要用來存放奧佩特節(注1)中的阿蒙神像。阿蒙霍特普三世將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公元前1473—前1458年在位)較早修建的一座神廟進行拓寬,將其獻給阿蒙神在南方的宮殿。幾個世紀以來,圖坦卡蒙、拉美西斯二世、亞歷山大大帝與不少羅馬帝王都對其進行了擴建。

注1:奧佩特節,是底比斯和埃及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宗教節日。屆時,底比斯三神阿蒙、穆特和孔蘇的雕像會在船隊的護送下從卡納克神廟移居盧克索神廟。該節日在夏季尼羅河汛期的第二個月舉行,持續2-4星期。

古時候,奧佩特節遊行在卡納克神廟與盧克索神廟之間舉行。沿途是2.5公里長的斯芬克斯大道,兩邊是一千個比真人略大的獅身羊首像,背後則是花園和水池。沿途修建有六座圣船聖地,祭司帶著阿蒙神像從一座神廟去往另一座神廟途中,可以在中途的建築里休息并舉行儀式。

部分斯芬克斯大道

早在新王國時期,斯芬克斯大道建造前,這裡曾經是條水量充沛的運河,圣船在運河裡穿梭于卡納克神廟與盧克索神廟之間。到了新王國後期,運河裡水量減少,以至於圣船無法航行,於是人們將運河填平。此後,遊行活動場地改成了陸地或尼羅河上。

斯芬克斯大道,始建於新王國時期,完工於第30王朝的奈克塔尼布一世(公元前380—前362年在位)統治時期。目前,只有一小段被挖掘出來,其中保存最好的是盧克索神廟前向北延伸數百米的那段。人們曾討論過挖掘斯芬克斯大道全線,但這將使盧克索現代城區規模減半,寶貴的土地變成公園或步行街。出於資本、政治及環保考量,該提議不可能很快得以實施。


盧克索神廟地圖/WIKI

第一塔門與斯芬克斯大道之間的庭院,由奈克塔尼布一世所建。西北角有間有趣的小廳堂是哈德良在公元二世紀初期建造并獻給塞拉皮斯神(注2)。

注2:塞拉皮斯神是古埃及/古希臘神靈之一,為公元前三世紀由托勒密一世為了加強對希臘與埃及的統治而命令引進。羅馬帝國時期,逐步取代奧西里斯成為埃及之外的伊西斯配偶。

第一塔門及庭院、方尖碑、拉美西斯二世像

第一塔門由拉美西斯二世建造,高24米,寬65米。正面刻畫了拉美西斯二世在卡迭石與赫梯人英勇作戰的事跡。塔門前方原有兩座方尖碑,現存的這座高25米,重254噸,紅色花崗岩材質。右側的一座高22.5米,重227噸,1835年被法國人搬去了協和廣場。當時法國人想把兩座方尖碑都搬走,但是代價太大,最後選了保存較好的那座運走。

搬走一座方尖碑的盧克索神廟,宛如失去一只長牙的大象。1846年,法國人決定送給埃及人一座鐘塔。鐘塔安裝在了開羅默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庭院前方的城堡上,可惜從未正常工作過。


協和廣場的盧克索方尖碑/WIKI

方尖碑旁邊是兩尊高7米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像,兩邊是四尊行進姿勢的立像,其中左邊一座同樣被法國人搬去了盧浮宮。兩座坐像側面都刻畫了尼羅河神將兩塊土地結合在一起的圖案。



不同視角下的第一塔門

緊挨著第一塔門的是大庭院。左側是一座運作中的13世紀所建清真寺,感覺有些雀占鳩巢。庭院深57米,寬51米,四周圍了兩列74根圓柱。

拉美西斯八世、拉美西斯二世與納菲爾塔莉王后坐像

拉美西斯二世坐像?


坐像細部,尼羅河神將上下埃及聯合起來



3200多年過去了,拉美西斯二世?坐像依然保存完美


拉美西斯二世?立像正面及背面

大庭院全景圖

往南是整個埃及令人印象深度的柱廊之一,14根開放形紙莎草巨柱支撐著高于地面21米的狹小屋頂,長26米,寬10米,由阿蒙霍特普三世所建。本來打算作為奧佩特阿蒙神廟的入口,但阿蒙霍特普三世去世都未完工,后由圖坦卡蒙、阿伊及郝列姆赫布修建完成。

不同視角下的大柱廊

穿過柱廊便是以精美勻稱而聞名的阿蒙霍特普三世陽光庭院。庭院深45米,寬51米,三面環繞著雙層60根閉合形紙莎草柱子。陽光庭院以南是原奧佩特神廟,包括23個小室和27個小廳堂,如今還保留有32根密集而整齊劃一的閉合形紙莎草柱。

陽光庭院南、東、西三面情形


陽光庭院內的遊人與警察

陽光庭院全景圖



奧佩特神廟柱林,百拍不厭

沿著中軸線繼續南行穿過奧佩特神廟就是原太陽神祠堂,如今的羅馬帝國宗教禮堂。在這裡,阿蒙霍特普三世和阿蒙神的畫面被石膏覆蓋,繪上了羅馬官員的場景。原先門的位置繪著戴克里先(公元284—305年在位)和馬克西米安(公元286—305年在位)以及兩位凱撒的立像。一直有人認為這個房間是基督教教堂,現在這種說法已經不被接受了。反而是基督徒們在這裡被迫宣佈自己效忠羅馬皇帝。


羅馬帝國宗教禮堂

由四個支柱支撐的“獻祭前廳”,是向阿蒙神獻祭的主神廟。後面挨著“阿蒙-拉太陽神祠堂”,畫面顯示阿蒙霍特普三世或亞歷山大大帝站在各種男根形象的阿蒙神面前。這片區域是整個神廟最神聖的部分。

獻祭前廳



阿蒙-拉太陽神祠堂



亞歷山大大帝向阿蒙-敏神獻祭

在導遊的催促下,不得不離開這座古代的神廟、後來的羅馬禮堂、如今的清真寺。一想到同一座建築在不同時代不同用處,便覺得感慨萬分。不由得想起以前看到的一段話:說得好聽點,宗教是個神奇的存在;說的難聽點,是人類最愚蠢的發明;總之是把雙刃劍......

一想到明天要去帝王谷、王后谷,思緒立馬又從宗教回到了古埃及,期待明天又有新的收穫。



神廟模樣的盧克索火車站

【連載】

卷一·亞歷山大(上)

卷二·亞歷山大(下)

卷三·埃及博物館(上)

卷四·埃及博物館(下)

卷五·開羅老城區

卷六·吉薩金字塔

卷七·早期金字塔

卷八·遭遇沙塵暴

卷九·菲萊神廟

卷十·象島遺址區

卷十一·阿布辛貝神廟(上)

卷十二·阿布辛貝神廟(下)

卷十三·考姆翁布神廟

卷十四·埃德福神廟

卷十五·卡納克神廟(上)

卷十六·卡納克神廟(下)

【延伸閱讀:古文明行記】

瑪雅

波斯

古印度

羅馬(待上傳)

聖地耶路撒冷

東南亞

安納托利亞

龐貝(待上傳)

阿茲特克

印加(計劃中)

希臘(計劃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