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寅|谤声易弭怨难除——说陈恭尹《读秦纪》

 金陵生论学 2021-07-22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广东顺德(今属佛山)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以布衣终其身。诗文兼工,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又善书,时称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
 
读秦纪[1]
    谤声易弭怨难除[2],秦法虽严亦甚疏。夜半桥边呼孺子[3],人间犹有未烧书。
 
    [注释]
    [1]这是读《史记·秦始皇本纪》而作的咏史诗。
    [2]弭:消除、平息。
    [3]“夜半”句:张良少时游下邳,遇逸老黄石公,执礼恭敬,黄石公许其“孺子可教矣”,约平明往见,授以太公兵法,且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后遇刘邦起兵,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刘邦,刘邦常用其策,终以灭秦。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鉴赏]
    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祚速绝的关系,唐人章碣《焚书坑》一诗其实已说得再透彻不过——“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是说知识垄断和思想禁锢是毫无意义的,摧毁暴政的力量不是读书人,乃是愤怒的民众。但后来的封建君主似乎仍不明白这一点,总是以各种手段禁锢思想和封锁言论,从宋代开始就文字狱不断,以文字罪人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特色。清康熙二年(1663),湖州富商庄廷鑨邀集学者编纂《明史》,触犯朝廷忌讳,导致庄氏全族和参与者七十多人被戮,几百人流放充军,成为清初最大的文字狱案。这件事让著书和政治的关系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陈恭尹这首《读秦纪》,虽是读史引发的感触,但主旨却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统治者可以压抑非议和不满的呼声,却无法消除民众内心的怨愤。历史的结局证明,即便在那个知识和信息传播都有很大局限的时代,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是徒劳的,并不能避免覆亡的命运。这本是显而易见的事,所以诗没有继续讲这点,而是举出圮上黄石公传张良兵书的故事,以暗示“秦法虽严亦甚疏”的可笑乃至最终走向灭亡的结局,用一个新的构思表达了与前辈诗人同样的历史判断。全诗虽只有寥寥二十八个字,对封建统治者来说却不啻为一记沉重的警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