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不清的周作人(上)

 古磨盘州人 2021-07-23

《周作人散文集》是慕名而买的,那是因为有位大作家推荐了他的散文。

重要的是,还有一位老作家说,我的散文风格有点类似周作人。我毫不迟疑地买了。

我不敢说我跟大师一样的。可事实是,我的写作方式跟大师一样,随性而写,就地取材。

大师比我大的是,他精通中外,尤其西洋和日本文学,在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方面遍览百家,无论春秋大义,还是江湖稗史。跟着周先生后面,不仅可以领略文学,还可以学习民俗和风情。

有业内人士说,在民国年间,文学高峰上,能与鲁迅先生看齐的,只有周作人先生。我没有做过这样的研究,不敢妄加断言,民国年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卷就是周作人先生作序的。

说周作人先生散文第一,估计很多人都不敢提反对意见。这也难怪,文无第一,何况周先生给散文卷作序,其江湖地位可想而知。

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学大师,中国很多人不知道他,我甚至在近几年才开始阅读他的文学作品。

周作人先生没人说,更多的还是因为,他的历史说不清,他的头上一直被扣了一顶日本汉奸的帽子,即使近些年有人在给他翻案,可在大多数人的心里,还是默认了官方对他的定性。

周作人是周树人的弟弟,很多人估计都忘记周树人这个名字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鲁迅。

1885年,周作人生于浙江绍兴,他比哥哥鲁迅小4岁。在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里,也活跃着周作人的身影。

1901年,周作人沿着鲁迅的足迹,在外面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他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了六年的轮机。很多人都不知道轮机是干什么的,在当年,那应该是非常有出息的一个专业。资料里没有说周作人的专业修炼的怎么样,可这六年里,他的英文学得非常扎实,因为,轮机教材都是英文的。1906年,他考取了留学日本的官费生,专业是土木工程。在日本补习了日文,后来又学习了希腊文,他的专业是海军管理。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开始学习政法预科,期间转向文学,他和鲁迅一起翻译了外国文学,并刊印了《域外小说集》一、二部分。作品都是东欧小国的一些作家的,遗憾的是,这两本书都只卖了20本。这个数据对现在自费出书的作家,应该是个安慰,别说我们这些不知名的作者,即便鲁迅、周作人这样的大作家,在没有出名之前一样被人冷落。

1911年,周作人回国,先在浙江省教育司、省立高中工作,他教了四年英文之后,1917年到北京大学做国史编篡,1918年任北大文学院教授。讲授罗马文学史、欧洲文学史、佛教史等,创立了东方语言文学系,担任系主任。

与同时代的北大人比较起来,周作人应该不算是热衷于政治活动的,尽管他也参与过一些事件,甚至包括给《新青年》投稿等。

他主要精力还是投身于治学,先后参与标点符号应用及汉字省体规范等社会工作,他偶尔也参加一些激进的社会活动。

在日本留学期间,周作人与日本女子羽田信子结婚,这桩婚姻从事后来看,对周作人一辈子影响巨大。尤其影响他们三兄弟之间的关系。

一是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反目,那是因为羽田信子;二是周作人的弟弟周建人取了羽田信子的妹妹羽田芳子,最后他们离婚了。在八道湾居住的时候,周氏一家人聊天的时候,可以用日本语,由此可见,羽田信子对周家的影响。

不知道是否有人分析,周作人被认定为日本汉奸,是否与他的日本妻子有关系,可他在抗战期间之所以不想离开北京,这与日本妻子及家属确实有关系。

原本不想在抗战期间离开北京,周作人在建国后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详细地汇报了他抗战期间不想离开北京的原因有二:一是受北大校长蒋梦麟所托,照顾北大的财产;二是家里人口太多,必须留下来照顾一家老小。

抗日战争是周作人人生的分水岭,以前,他还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以后,没有人说得清他的身份。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