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课随感

 江南小窗 2021-07-23

      这一周组内公开课。这次公开课是校内的,但老师们准备依然认真,各有特色。如同家常小炒,比不得饕餮大餐的华美,却是彰显个人的教学特色,如同精心烹制的家常菜,每一节课都让人回味……

永清老师练达简约, 靖方老师大气美好,红梅老师闲庭信步, 菊萍老师细致温婉,李君老师风趣幽默, 维霞老师娓娓道来!

好课乃若烹小鲜……

     张老师是组里最年轻的老师,这次上的是古诗三首,对于年轻老师来说,上古诗还是极具挑战性的,为张老师点赞!而且,这三首古诗分别是《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时代背景也较为久远、复杂,前期还是需要做一些资料的查找和背景介绍的。她这节课上了古诗中的两首,条理清晰,情感真挚,教学扎实,落落大方,给我留下了印象,随笔记录下来!

     一、这是一节双线目标落地的课。

    张老师在教学中首先关注到的是单元的双线目标,即人文目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张老师注意到人文目标的落地,强调了两首诗的写作背景,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那浓烈的爱过之情,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给学生带来更加冲击的视觉效果,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无奈、纠结、焦虑、忧伤……孩子们读诗、讨论、观图,在不知不觉中浓郁的爱过之情已深深根植于孩子们的内心。那一字一顿的“但悲不见九州同”,那饱含无奈的“西湖歌舞几时休”无不流露出孩子们的爱国之情。

     二、这是一节有设计感的课。

    在教学设计中,年轻的张老师还是花费了一些心思,教学设计中的亮点俯拾皆是。

     亮点1

    (1)如果陆游只能对儿子们说三句话,留下哪三句?(2、3、4)

   (2)如果只能说两句话,留下哪两句?          (3、4)

(3)如果只能说一句话,留下哪一句?(4)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点凸显了诗中的重点句,比反复强调效果好很多,且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也会记得更牢!

      亮点2

      补充陆游的另一首诗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将陆游的爱国之情提现得淋漓尽致。

       亮点3

      在学习《题临安邸》一诗中,一个“醉”字,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以一字为抓手,引导学生去感悟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高谈阔论,体会当时社会的只顾眼前享乐的社会现象,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老家汴州。那些家伙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壁江山。

      亮点4

     看到这么美丽的杭州,面对这群只知道享受,而不顾老百姓死活的权贵,你们着急不着急?(着急)着急什么?(着急他们这样吃喝玩乐,金兵又会把杭州占领了。)

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里,我们担忧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里,我们愤怒不愤怒?我们再和诗人一起问一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在全诗学完后,老师有一次抓住诗中的重点句,以排比的方式师引读,生接读,将作者的愤怒、无奈、忧虑表达得淋漓尽致!

      亮点5

     出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示汴州的繁华,可是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再来看看杭州,这些权贵们逃到杭州后,杭州又成了什么样子呢?通过这样的对比,更加体现出作者的忧虑及对统治者苟且偏安的不满、愤怒、警告!

     三、这是一节语关注语文要素的课。

     语文要素是什么?语文要素包括必须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线索。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张老师注意孩子们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及时纠正孩子们在叙述中的不规范性,范读,带领孩子们读,读出古诗的韵味、作者的情感……通过多元的方式去学习古诗,感悟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四、一点建议

      1、两首诗都精细讲,课堂容量太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被激发出来,如果第一首精讲教给学生方法,第二首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适时点拨,是不是课堂更灵动?

     2、教学精心设计是好事,但亮点太多,会不会让人“眼花缭乱”?如同一件衣服,一两处的点缀是锦上添花,点缀过多,领口、袖口、腰线、下摆、都做了设计,是不是反而无法体现衣服最本真的美?

      这些只是听课的一些感受,不当之处还请张老师多多包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