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察项目(中篇)

 边走边策 2021-07-23
说走就走,这就是张总的风格,高铁上,我跟张总说,咱们现在也出发了,你是不是得告诉我这两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尤其另外一个,你可是只字未提啊。

张总笑笑了说,记得前段时间咱们有次晚上聚的时候,我带你去看过一个场所吗,当时还跟你分析过这个位置、地段的人流量、优劣势啥的,还有印象吗?

我说,这事有印象,貌似说的是做餐饮之类的事情,我还以为你是有朋友想打下做餐饮啥的,不是当时给你管理餐厅的一个朋友也在吗,莫非这次咱们考察的第二个项目是这块的。

张总点了点头说,是的,正是餐饮加盟的事情,你是知道的,我现在这个音乐主题酒馆是怎么来的,当时本来打算就是加盟胡桃里的,后来洽谈过程中,有太多的硬性条件和细节上的事情难以达成共识,总觉得跟自己想要的有所差距,最后就变成了完全独立开设,按照咱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去弄,前后投入了上千万,变成了完全重资产在运营。

我笑着说,人啊,有时候想法太多了不是啥好事,人家胡桃里之所以成功和受人追捧一定不是偶然的,或者是靠炒作某一个点就可以成功的。我们站在外行的角度去看,在他现有的基础上会发现他是有不足的,甚至觉得在某方面可以做到更好,为啥,因为他呈现在你面前,基础摆在那。

我们通过参观体验啥的,本来就是去挑刺,能发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这个东西可以作为意见反馈给运营方参考,也可以作为聊天的话题或者引发一些思考是可行的,但断然不能因为片面观察发现的一些不足和缺点,就断定自己去干,一定能比对方干的更好,甚至直接投入进去。每个人都有好为人师的一面,这不是啥坏事,但不能作为行动执行方案的依据,但恰恰很多时候,很多人做项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做的决定,而导致了项目的失败。

人往往高看自己,低估他人,就说胡桃里,能做到这个份上,前面说了,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因为人家背后肯定是对行业非常专业的团队在运作,定位、选址、管理模式、市场打法,差异化竞争肯定是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方案的,而且是经过市场检验得到认可的。而很多模仿者或者后来者往往会忽略这些背后看不到的东西,其实这才是核心的东西。

反而,没有太多想法,说的不好听点,有些人就是钱多人傻的搞法,你做的这么好,每天生意挺好的,全国都有连锁,那咱就加盟好了,你说咋干,咱们就跟着咋干,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成功了。

张总说,言之有理,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规则和套路,不是表象那么简单的,水深的很,传统行业跨行跨界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有很多东西你得进去了,试过了才会明白。

但是老板不能自己投入执行中,所有心思全在一项项具体事务的执行过程中,你就很难抽出时间去思考,因此老板就只能干老板的事情,其余的就交给各专业岗位的人去解决处理,很多时候,身在局中就迷失了。

我说,道理是很简单的,要懂也容易,定位清晰、分工明确、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每个企业开会也是这么说的,老板也是这么想的,老板干啥,老板就是做好规划,用好人、分好钱。为啥最后很多时候老板干了员工的事,越干越忙,甚至没时间思考。

所以我经常跟一些老板开玩笑说,老板可以忙,但不能忙不属于自己的事,比如忙着救火,忙着干员工的事情,如果是这种状况,老板越忙,企业就会越办越难,甚至老板越勤奋,企业越危险。

张总说,是的,餐饮这一块经过一番折腾,也算是明白了,咱也得这么规划,相信专业,就跟我广告公司一样,我现在啥事不管,团队业务啥的也运营的不错。我现在就干一件事,找到合适的餐饮项目,加盟进去,借鉴他们成熟的模式,然后让专业的人去干,得把自己的从具体事务中摘出来。

你看,为啥广告公司这块能这么做,自信加专业,一切可以运筹帷幄,尽在掌握中,自然可以遥控指挥。那到了餐饮这块就把自己给套进去了,亲力亲为去执行了,为啥,很简单,不放心。为啥不放心,因为自己对行业不够熟悉了解,怕不受控,因此自己得走一遍才行。说的好听点叫关心则乱,说的不好听叫不自信,不专业,所以瞎折腾,啥事都亲力亲为的老板大多数都是这种情况。

具体是啥餐饮项目了,让张总产生这么大兴趣,是当下很火的自助烤肉加盟,在杭州,叫原味烤肉还是啥来着,名字而已,也不是咱们关注的重点,张总跟我强调的有几点。

一是自助式烤肉,不需要后厨团队,所有食材配料总部供应,解决了做餐饮最麻烦的两件事情,菜品设计制作和原材料采购把关。

二是他家跟其他家的有个独特点,主材不是腌制肉类,而是当地采购新鲜的猪牛羊肉,这个加盟商自行当地按标准采购,无需总部配送再批发一道给你,同时消费者吃起来口感更好。

三是创始人团队很年轻,而且上过电视节目,且现场获得了资本投资,但创始人当场拒绝了,反而引发了更多投资机构的青睐关注,后续很可能会走资本上市的路,前景广阔。

四是限时免加盟费,如何开店、选址、装修甚至于后期开张、运营啥的都全程支持,关键是前期投入几十万就可以了,轻资产运营,一旦营业,现金流充沛。

想想也对,较之他之前在这块动则上千万的投入,这几十万对张总来说不过是毛毛雨,关键还是合伙人制的玩法,那相对来说风险极低,算得上是轻资产运营了。

我说,那你有没有想过,人家既然做的这么成功,干嘛还要费这么大劲招商加盟啊,难道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赋能社会,让更多人一起致富,这创始人格局那还真不是一般的高度啊。

张总说,你就是喜欢抬杠,人家不是为了玩餐饮而玩餐饮,人家最终走的是资本运营,亏你还是玩互联网出身的,什么叫大数据,大流量,全国招商铺开、这不就啥都有了。资本为啥青睐啊,你当他们真是钱多了,没地方投啊。投资方不比我们专业吗。

这话有道理吗,绝对的有道理,但我总感觉还是不对,为啥,这思路太完美了,太真实了,一个屌丝逆袭成功的典型故事,而且电视直播现场,当场拒绝投资方,这是要干嘛,总感觉剧本是设计好了的。

好吧,或许是我多想了,路上我问,那咱先到哪,先考察哪个项目。

张总说,票是到宁波的,先去那边,烤肉加盟项目在杭州,咱们考察完再回来。

我说,去宁波得经过杭州,要不现在联系下这边,看是否可以安排接待,如果可行那就考察完这边再去宁波,这样就避免了倒来倒去,没必要在路上浪费时间。

张总一听,觉得可行,立马电话两边联系,一通商量下来,两边都可以调整时间,这样就挺好。

因为我们临时改变了行程,到杭州的时间是下午4点的样子,对方安排我们在酒店稍事休息,五点半的样子再来接我们去总部旗舰店现场体验。第二天上午洽谈具体的合作事宜,这样的安排其实挺好的,先体验后洽谈,这样双方沟通起来更方便快捷。

到达旗舰店,经理、总监亲自下来接,一介绍,总监貌似姓黄,咱们就姑且叫黄总吧。一番寒暄后上楼,店面不大,给我感觉不到一百平的样子,生意咋样,爆满,居然外面还有两三批排队等候的,年轻人居多。我仔细看了看,很纯粹,只有烤肉,没有刷锅、铁板烧啥的,我说这是不是单一了点,既然是自助式,如果单纯就吃这烤肉啥的,前期火爆可能没问题,后续是否能持续了。

张总也有同样的疑惑,望向黄总监,黄总说,只做烤肉就是我们原味品牌的特点,而且是鲜肉现烤,如果两位老总觉得多种方式结合的可能更好,咱们另外一个品牌就是这么操作的,刚好这里等位置还需要一段时间,要不咱们过去看看。

张总问,那远吗,另外原味这个品牌在咱们杭州就只有一家旗舰店吗。

黄总说,不远,喊司机送我们过去就好,原味咱们目前旗舰店就开了这家。

下去等车,结果打了几个电话,貌似都在接送考察的客人,一时半会抽不出车送咱们,这项目来考察的人看来还真不少啊。

咱们也不纠结,滴滴喊个车就行了,在等车过程中,我看街道两边貌似烤肉店真不少,关键其中有部分烤肉店场合规模还不小,我问黄总,咱们这条街一眼望过去,烤肉店还真不少啊,生意都怎么样啊。

黄总说,现在不是很流行这种烤肉吃法吗,咱们家开起来了,自然跟风的就多了,但你们刚才看到了,咱们家可是生意火爆的很,其他就差多了。

车来了,咱们上车,一路浏览过去,我特意注意了下,这个点正式饭点的时候,不能说其他烤肉店没生意,但至少没看见哪家爆棚排队的,咱们刚才考察的这店,真的是每天都排队吗,还是恰好今天被咱碰上了还是啥的,心理打了个疑问号。

不多久,就来到了另外一个店,叫啥品牌忘了,比刚才头家店要大,而且在一楼,装修风格略有不同,还整了个舞台,一问,每晚有歌手驻场演唱,转了一圈找位置坐下,貌似翻台率不到一半,啥意思,大部分桌子是空着的。

黄总连忙解释,这个店情况不一样,位置是在商业居住区,都回来的较晚,这里的高峰期会在8点到9点的样子,咱们刚才那家店是靠着大学城,年轻人居多,到点就下课了,两边就餐群体不一样,自然就餐高峰期时间点有所差异。

这么解释倒是有道理的,坐下来一看,这边就是四合一的模式,可以烤肉、也可以刷锅、还有铁板烧,甚至可以煮汤熬粥啥的,同样是自助式,菜品啥的都比第一家店要多。说实话,咱平时对这个没啥兴趣,也不晓得咋弄,不过没关系,你可以找服务员,他们都是专业的,会手把手教你怎么烤、怎么涮之类的。

咱们是来考察的,自然也不用担心这些,贵宾待遇,黄总亲自动手,现场给我们演示,咱们就只要负责吃喝就行了。

黄总问我们喝啥酒,张总看向我,你几乎不喝白酒,要不喝点啤酒类的,我说行,有精酿吗,貌似没有,那就随意好了,张总去瞄了一眼,最后拿了百威。

我说,这里的酒水比你音乐酒馆的酒水可少多了,张总说,有一些,不过确实品种要少很多,咱家那不一样,晚上九点酒吧模式了,自然酒类品种要多而全。我印象中貌似是在休闲区是有个酒水自助超市的,里面各种品牌式样的酒水琳琅满目的,我到张总那边就喜欢喝精酿啤酒,啥洋酒之类的咱喝不习惯。

黄总接过话题说,是的,咱们主要是自助餐饮为主,酒水饮料只是为辅的,跟张总的音乐主题酒馆还是有所区别的,各自侧重点不一样,一边介绍一边不断给我们准备各种食材,烤肉自然少不了,还上了三五款网红款产品。

黄总说,我们有个特点,就是不断研发更新产品,每个月打造几款网红款,网红产品摆上来,整体感觉很漂亮,不管颜色、造型、配料还是用于装放的碗碟器皿工具啥的,甚是讲究,看得出这块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中途我起身去洗手间特意转了转,客人有所增多,翻台率7成的样子,但主推的烤肉,点得人不多。就餐的人,中年人和年轻人对半开的样子,跟前面那家纯烤肉店就餐群体有所不同,那边几乎清一色的年轻人,所点菜品也有明显的区别,年轻人点网红款的不少,桌上摆满了各种五颜六色的网红产品,喝着冰镇啤酒。反观中年人点的更多的是比较传统的菜品,很明显的两种消费观念和风格。

一边喝酒,一边聊着,见黄总忙的不亦乐乎,咱也来兴趣了,边学边象的我也动起手来,学着自己烤肉,在黄总的指导下,也成功的完成了所有步骤。一吃,味道与黄总的烤的味道各不相同,这就是自助烤肉的特点,每个人去了都是自己动手,口味如何,不取决于餐厅厨师,完全取决于自己,十人同时动手,结果可能就是十个味道,这或许就是自助烤肉店这两年火爆的原因之一。

张总问的比较多,对原材料、配方、运营等加盟细节比较关注,黄总也很有耐心的一一作答,咱不太关注,就尽情的享受美食。席间,歌手来了,唱了两首歌,是个比较帅气的小伙子,一听唱得还挺专业的,我说这是专业的歌手,黄总说,这是我是歌手节目杭州赛区的前30强,难怪乎唱功这么好。

聊到酒水供应的时候,黄总说他们代理了不少品牌的酒水,这个貌似张总更专业,毕竟张总的音乐主题酒馆里有几百种牌子的酒,一聊供货价格,貌似张总的采购渠道更有优势,酒水这块就不用考虑从总部统一采购了。

酒足饭饱之后休息一晚,上午九点,司机准时接我们到公司,一下车,就两栋玻璃幕墙的高层写字楼映入眼帘,周围没啥高楼,不用想,办公室就在这写字楼上面,门口招商经理在等候着,电梯上楼,来到办公室。

进门就是大气的前台接待,四位身着职业套装的美女迎接,大厅左边位置张贴摆满了旗下各品牌商标证书、获奖证书、品牌和创始人介绍啥的,右边是醒目的挂着各品牌在不同电视台、媒体、互联网平台的广告宣传时间段和报道。

办公室挺大,整整两层楼,将近数千平米,接待大厅一看就是高大上的感觉,品牌众多、获奖无数,各种电视媒体报道和广告宣传,如果是一般没开过公司、做过项目的人,手上有点钱单纯想创业做个加盟啥的人来考察,进门就会被震撼住。

不说办公室排场和这些精美设计好的获奖证书、报道啥的,就接送的车子最低配置都是GL8,大部分都是奔驰商务车,这就是实力啊。不过张总跟咱没啥多大感觉,招商加盟这场合见多了,这些不过是标配罢了,没啥太出众的地方。

讲解介绍公司之后,就带我们参观公司各个办公室和部门,人倒未必看到很多,但办公室部门不少,办公桌电脑啥的很多,空间足够大。一轮参观下来,招商经理和接待美女引导我们来到后面的洽谈区域,一看,好家伙,贵宾接待室一溜过去上十间,有两三间正在对接洽谈。

落座后,接待美女忙着去准备茶水糕点啥的,招商经理去准备资料合同啥的去了,趁着这空挡,我跟张总说,怎么样,人家压根不是一两个品牌,而是多个品牌招商加盟,刚才大厅目测起码上十个,想新增加一两个品牌就是分分钟的事情,您还觉得上电视、拒绝啥投资人的这些可信度有多高,现在看来还真是设计好的剧本,都是包装宣传而已。

张总说,这你就不懂了,我告诉你,在中国很多大城市都有一两家这样的餐饮集团。他们手上都持有几个比较知名的餐饮品牌,我当初去谈胡桃里,这个品牌在餐饮界够出名吧,你知道持有这个品牌的公司还有哪些品牌吗,手上握有将近上十个跟胡桃里不相上下的品牌,每个品牌在市场上都是响当当的。但背后的公司没有几个知道的,不是圈内人的话,有几个知道这些品牌背后其实是一个公司一个老板。

然后张总跟我连续说了几个公司名字,咱还真没有两家知道的,他说包括长沙也有,几乎餐饮界连锁加盟的知名品牌都掌握在这些公司手上。其实很多行业都是如此,比如中国的民营医院,整形机构等啥的,背后就那么几家公司几个老板在掌控,只不过外人不知道罢了,这些真正的老板都很低调,低调到你压根没听说过。

比如咱们现在来的这家公司,所有获奖证书、品牌商标、媒体报道、品牌创始人都是公开的,甚至是刻意包装推广出去的,品牌创始人是老板吗,显然不是,只不过是代言人罢了,幕后老板有宣传吗,没有,啥信息都不会公开。

我说,人家的重心未必就是深耕餐饮产品的研发,其重心在资本运营这块,打造一个品牌商标对他们来讲不是啥难事,把招商加盟做好就行了,一个品牌全国招商玩了一波之后,能做起来当然好,做不起来大不了换个品牌再推出就行了,这块,我相信他们绝对够专业,但能否把加盟商扶持起来,真正让加盟商赚到钱未必是他们的重心。

他说,是的,这些大公司背后玩的就是资本整合,打造品牌借势,全国招商,把点铺开,最终走上市这条路,至于加盟商,想长久靠这个东西赚钱不太可能,趁着他们布局正热的时候,可以借势做一波,甚至可以考虑品牌占点股份,如果上市,整体打包让总部收购就完了。

我说,你说他们玩资本不假,整合上市吗,我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人家包装这么好,我的直觉就是为了招商变现,后续赚取原材料、设备供应的差价,两块都要吃,上市吗,更像是为了设计的剧本更好看罢了。

精彩明天继续… …


——本文完 明天见——


作者:刘思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