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洱哲学:我们为何选择了茶?

 空山茶话 2021-07-23

我们为何选择了茶?

· 解构茶学审美精神层面之顶层设计 ·

之前的文章里说过:“儒释道思想”代表着中国传统茶文化构架的顶层设计,并在士大夫阶级的推波助澜下,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日臻完善,并愈加丰富多彩了。

但我们注意到,这是“意识形态”层面的顶层设计。那么,更抽象、更无形、更形而上的精神心理层面又是否同样存在着一个相应的“顶层设计”呢?

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茶学审美精神层面之顶层设计”。

农 耕 民 族 的 烙 印

中华民族是一个同植物有着悠远伴生关系的民族,这种关系一直延续至今。当我们的先祖第一次从周围采集到那些野生的黍粟,并将其制成食物时,一场人类与植物的相互驯化史便宣告开幕了:为了提高产量,人类开始有目的的收集并种植这些野生的谷物,并为了进一步的扩大生产、方便种植与采收而不得不选择近水的平原来定居,随之诞生了“两河文明(ps:这里的'两河’指黄河、长江,而非中东伊拉克附近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文明日趋成熟,却没有忘记他们的渊源,于是文明创造了“嘉禾”、“瑞谷”这些美好的名词来歌颂、赞美那些早期的野生谷物。倘若没有“瑞谷”、“嘉禾”的出现,我们或许会成为游牧民族或者渔猎民族。

总之,我不确定究竟是我们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驯化了我们。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与植物的亲密关系就此建立,——我们将自己的民族称之为“农耕民族”,将自己的文明称之为“农耕文明”……

种植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导致了畜牧业的出现,而最终的后果是一部分人将不再需要直接参与耕种活动。他们要么升级为农场主,要么是被提高的生产率所排挤出来的多余劳动力,这些人继而去尝试管理或其他领域的工作,但就此切断了与土地、与植物的直接联系。

生产力继续发展,手工制造业陆续出现,交换成为了一种必要的互利互惠的形式,——贸易产生了。

接下来,多余的粮食与产品如何分配又成了问题,——权利决定分配方式,——阶级出现了,并逐渐形成“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

随着等级制度的建立,地位越高也就意味着距离土地、距离植物越遥远。此刻,他们发现自己越来越需要通过一种事物或形式来随时提醒自己与大地的那种联系,来不断昭示自己“农耕民族”的渊源与本质。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最终,统治阶级还是选择了茶。这既不是巧合,也不是意外,而是注定的……

让我们先回到茶最初的使用情景:部落里的大祭司在祈祷上苍并占筮吉凶时喝了,或者说是吃了一碗茶。于是在茶碱、咖啡因的作用下兴奋之极,甚至产生了幻觉以为通神,并据此获得精神上的高贵感以及与上天沟通的亲近感,——虽然我们知道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但这种一厢情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上层阶级所专享的精神追求,祭祀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所主宰的事务。

但茶作为贵族阶级的专享却并未能持续太久。因为茶的采摘、制作相对容易,难以形成绝对的垄断,继而便悄悄普及开来,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阶级地位越低,直接诉诸于土地与植物的活动比例也就越大,对土地与植物的神圣感也就越小,——他们不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与大地的那种联系,因为那最最直接的联系就是他们每天的生活。所以,这种精神追求最初也只能出现于那些已脱离了农耕生活的贵族阶级。

这也意味着一些阶级属性上的差异将会是根深蒂固的,比如品味、格调、认知高度等。于是便有了所谓的“琴棋书画诗酒茶”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认知差异。

搭建精神层面的上层建筑本就是统治阶级巩固权利的重要手段,——这也是他们所擅长的。而他们所搭建起的上层建筑也必将会进行自上而下的贯彻与引导,从而形成举国上下的潮流与共识。

既然茶已从贵族专享“沦落”为普世之物,那么在这个“沦落”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的具有了引导与贯彻“上层建筑”的功用。甚至于随着时代的流转,当那些明确而具体的意识形态内容被更迭忘却之后,剩下的就只有那最最本质,最最原始的象征意义了,——茶象征着大地的给予,象征着我们的先祖与土地之间那种“刀耕火种,繁衍生息”的根本关系。

你或许会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不是“谷物粮食”,而是“茶”呢?

答案也很简单,谷物作为食物,满足的是人类的生理需要,——不进食你会被饿死。而茶则是在满足人类精神层面的需要,——除了象征意义外,饮茶也会使你获得一种精神层面的体验,比如愉悦。这当然要拜茶中的神经刺激物质所赐。

你或许又问,“如果是在追求神经体验的话,那'咖啡’岂不是更好

但先入为主的影响素来持久稳固。咖啡的出现是在公元1000年前后的非洲,远迟于茶在亚洲的出现时间,而且加工过程也较茶类要复杂。同样的原因也导致我们没有选择烟草。所以,我们还是选择了茶。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我们骨子里一直有一种溯源的需求,为我们带来了一种他人难以企及的历史自豪感。

既然说到了历史,也便引出了我们“茶学审美精神层面之顶层设计”的第二个因素……

本 能 的 驱 使

具体地说,是“摄取本能”的驱使。摄取什么呢?摄取能量。

“进食”就是一种能量的摄取,这也是一种本能。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具有“进食”的本能,并以此来保证其个体的存活。

另一种能量的摄取本能叫做“学习”,经验的摄取。很多动物都具有“学习”的能力,尤其是一些灵长类动物,而人类对于学习则有一种天生的痴迷,这或许就是成就人类最终成为万物之灵的根本原因吧。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虽然庄子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但仍无法阻挡人类摄取知识的脚步。

知识分两种:有形的与无形的。那些具有明确定义与概念的内容我们称之为有形。与之相对,过于抽象而无以名状的内容,我们称之为无形,无形的内容常会作用于精神层面。

二十五亿年前的元古代,植物出现。从人类直立行走算起,人类出现在距今四百到五百万年前。人类与植物之间如此大的历史差距,使得人类对植物有一种肃然崇拜的冲动,——人类或许或许幻想过如何从植物那里直接获取真知。

古老的原始部落就曾有过继任的长老要将死去的长老吃掉,以达到获取其经验智慧的目的,或者部落成员分食以达到分享经验智慧的目的。可见,人类有将所谓的”智慧承载物“直接吃掉的方式来获得智慧的历史。甚至于我们保留了死去的爱因斯坦的大脑也是在潜意识里将其视作承载智慧之物来看待的。

既然如此,当我们开始了饮茶的生活方式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潜意识里我们也会期待收获那个在时间维度上超越了我们几十亿年的真知智慧,——如果它存在的话。但显然,当我们通过茶饮感受到一些精神的体验时,我们便会认同那中智慧的能量是真实存在的,并期待通过”将其吃掉“来获取这种智慧能量。

跳回到今天,自打普洱古树茶的概念被我们重新发掘出来,你便会看到大家对“千年古树茶”的趋之若鹜,全然不顾那真正千年的古树貌似就没有几棵,以及千年之龄早已步入了茶树之衰老期,相对于壮年期汤感已明显下降了不少。显然这是被“摄取本能”所驱使的行为。

而这种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摄取本能,则在人类逐渐发展了认知能力,提升了科学水平之后而被慢慢淡忘,继而沉淀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中。

而且只要人类没有将宇宙探究穷尽,那么这种潜意识里的摄取本能将会一直存在下去。

综上所述,“农耕民族的缘起”以及人类摄取知识的本能”成就了中华民族构建于茶之上,或者说沉淀于茶之上的,审美精神层面那最初的顶层设计。冥冥之中,它也早已为我们勾勒出了茶学发展的前进方向……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 往 日 精 选 


普洱哲学: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