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汤哲学:茶作为载体

 空山茶话 2021-07-23

学生推荐了一篇文章,在讲中国摇滚三十年。她喜欢其中的一段话:

这让我很想聊聊,——茶作为载体……

在主流认知中,茶承载了经济与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包括了茶品消费、礼品馈赠、商务茶会、保健养生等多方面,而礼品馈赠、商务茶也反应出了茶所具有的社交价值。

而“文化价值”,则囊括了地域人文、历史、艺术、精神等方面。

那么总结一下,——以上基本都是扯淡!因为根本就没扯到点儿上

茶所承载的是味道,只是味道,只有味道,——其他都是依附、配搭。

如上种种价值大都是该承载于茶之味道上的,但现实中很多价值却被无端地附加于了物质或概念的茶上。这导致很多畸形的诉求,如主打礼品消费的某些品牌,主打产区,主打树龄、主打纯料、主打工艺、主打陈年转化的各种茶品等。如落实不到最终确定的那个汤感上,这些价值诉求也大都玩不长。

摇滚乐能成为精神载体是基于它赋予你的听觉体验;那么茶之味道作为载体,也是因为它赋予你的味觉、嗅觉、触觉享受。

但同样,这个味道所承载的一切也不能与那个味道本身划等号。“它拥有的一切意义,都只是我们内心意志的投射。

这也是茶,——准确说是茶之味道的意义会如此丰富、如此多元、甚至如此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本质上都是诸多个体意志的投射。换去对面看,如果没有这些意义投射,那这不过是一堆树叶……

对此理解得越通透,你越能清晰地意识到:

开汤过程中,我们只保证呈现最佳汤感,甚至也可以引领你来感受我在味道中捕捉到的审美细节与联想。当然,引导也只是为了唤醒您的审美意识,最终还是要从体验中升华出属于您自己的审美意义,以及把这意义幻化为您所期望的各种价值。

只有这样,开篇的那些个价值才算真正有了根基,才能够真正吸收养分鲜活起来。

或许有了味道的加持,——那种极致味道的加持,茶似乎也能像摇滚乐那样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载体,再风光个三五十年,甚至更长……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往    日    精    选

空山物语:不读茶书

抱歉,你对我的领域一无所知

开汤哲学:发酵的审美诉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