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子女的教育,就是一种投资,要考虑因才适投

 新用户8972ieIg 2021-07-23

在《限制民办高中跨市招生,是喜还是忧?》后,有朋友留言,由于留言较长,在这里仅提炼其大概意思:支持杜绝民办学校跨市招生,因为现在民办学校是以教育为名行圈钱之实;学费动不动十几万,实行分不够钱来凑的办法,只写衡系教育如何好,为什么不说说高收费?回应这位家长朋友的说法,今天就说说这事。

首先国家出台政策限制民办学校招生,当然有国家的考虑。但是国家考虑问题的角度与我们每个家庭考虑的角度不可能一样。国家办教育,目的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并从中选拔人才,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于是具体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国家考虑不过来,也没必要考虑。我们每个家庭让孩子们接受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考更好的大学,将来好就业,有个好前程。国家考虑整体,家庭考虑个体,所以国家政策有时与家庭利益就不一致。但是不管两者利益一致还是不一致,支持国家政策也罢,不支持也罢,个体左右不了政策,只能适应。

关于衡系高收费问题,政府也有文件要求,我觉得衡系高中的收费应该是符合政策的。衡系民办高中究竟在社会教育中扮演个什么角色,我想还是借用一位朋友的留言来说:民办教育担任精英教育的任务,公办教育完成大众教育的任务。民办教育高收费也没有错,衡系高中对成绩优秀的学生采取不交学费或少交学费的政策,对成绩一般但又想去接受精英教育的学生采用高收费政策。用对成绩低的学生高收费弥补成绩好的不收费或低收费,同时维持学校运转,我们能说他们有多大错吗?

从我们个人层面考虑,家庭教育实际就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要“因才适投”。我们都看过教育大剧《小舍得》,夏君山和南俪夫妇的经济条件很好,田雨岚和颜鹏虽个人收入一般,但颜鹏父母给力,这两个家庭都有经济实力投资孩子教育。

但事实证明,有财力可投不一定能获得相应的回报,欢欢和颜子悠最终都出了状况。如果不因才适投,投的越多对孩子的伤害可能更大。而米桃就适合追加投资,可惜父母财力不济。现实中的父母,为了孩子教育,可以不惜血本,但是也要看孩子的材料,如果自己的孩子是欢欢和颜子悠这样的,就不要非得把孩子当成米桃去投资了,否则自己日子过得苦,还把孩子整得压力山大,到头来得不偿失,这绝对是个错误。如果孩子成绩一般,但家庭条件殷实,可以选择去衡系民办高中,否则就没有必要了。

我力求使自己的观点公正、客观,但个人认知水平有限,难免偏颇,还好我一直在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大家的留言就是对我的支持,谢谢!

关注“古至今”,获取更多教育资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