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教育随想录(十七)

 新用户7083mkCW 2021-07-24

               最近在翻《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书中刊印了一幅明代仇英的绘画,名字叫做《人物故事图册·竹院品古》,画面雕琢俊秀,古幽非凡。竹院内外,用绘有山水画的屏风隔开。院外有一童仆在摆围棋,眼睛却往院里瞄,哪管地上两只狗在放肆地缠斗。竹院里数个仕女侍童伺候着,三两文人安坐着,品鉴书画青铜,近处的侍童还拿着玉器往主人面前凑,远处的桌子上摆满了觚、爵、簋、卣、罍等,艺术坐镇,一派文气。这般院落,这般家庭,主人仆人皆斯文,着实令人心生感慨。过去的文人很是综合,赏玩品古牵扯艺术、历史等各种知识,十分考验人的素养,又或者说那时的社会气质精致,教育氛围分层,就是要培养综合而全面之人。《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就是一例,他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出版家、美学家。著有《笠翁十种曲》、《无声戏》、《十二楼》、《闲情偶寄》等,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自己家里有戏班子,广交文人墨客,可以说在时代风雨更迭之际,李渔凭着自己的综合性的才华,活出了新的精彩,还是那句老话:人对了,教育就对了,世界也就对了。

              林语堂谈《闲情偶寄》:“李笠翁的著作中,又一个重要部分,时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时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性生活的节制、疾病的防治……”,可我以为,李渔作为当时文人的代表,从政治失望到关心世俗,是想在世俗生活中寻求大解脱,这种解脱后的大快感成就了经典。《闲情偶寄》不是因为书中的戏剧理论还有生活指南得以流传,而是书中对人的关注,对人情的了解。“世间奇事无多,常事为多,物理易尽,人情难尽”,“孤洁以骇俗,不如和平以谐俗;啸傲以玩世,不如恭敬以陶世;高俊以拒物,不如宽厚以容物。整体上来看《闲情偶寄》是在谈常事,望和谐,回归世俗生活。人在常事中和谐通融起来,古人始终在关注着人。
希特勒的水彩
           
古人的相貌、古人的艺术、古人的社会情态都是合一的,人自然就不会分裂,心思就会专注及纯粹。骇俗不如谐俗,玩世不如陶世,拒物不如容物,分明是在讲人的综合性,包容性,是非常了不起的教育观,综合的教育,通达的教育才会出现如李渔这般的才情。现在的人都过于孤立,过于专业,把生活常事弄得面目全非,不通情也不达理。我到很晚的时候,才知道北大的校徽是鲁迅设计的,原来安徒生会剪纸艺术,希特勒的水彩画一流——思维在跳跃——齐白石的诗书画印四绝,卡夫卡随手涂几笔就是现代艺术,丰子恺的童画诗意与普希金的随性几笔放在一起看看顿生意趣,雨果绘画的忧郁可比泰戈尔绘画的忧郁,完全是大艺术家的忧郁,既是作家又是画家的这类名单我还可以开下去,不说古人王维、赵孟頫,也不说民国诸多风流,就是当代也有汪曾祺、黄永玉、冯骥才、吴冠中、陈丹青等,可写可画,才情之综合丰茂令人羡叹。或许中国的文脉还没有断,古人综合教育的意识还在当下起着作用。从某种程度而言,画家与作家相互转化本就有所依据,有画面感的自然就有文字的细腻体察,图像的敏感着实能帮扶文字的描写,氛围的烘托。更别提当代艺术逼近文字的思考,文学艺术本就相通,常事人情本就相通。犹记北京一理工大学老师,到中年方痴迷书法,改行跳槽,又考上了央美的书法院系,现在成了一名不俗的书法家,我不知晓老师的名字,但我对这一类的故事很是痴迷。


爱徒生的剪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