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极速版

 光头爸爸zv4kt9 2021-07-24
1、太阴之为病,头眩,或不眩但痛,舌苔白滑,胸膈痞闷,身上寒热,肢体懈惰,渴不欲饮,便微变黄,脉来或细或缓或弦,不甚浮者,渗湿和里汤主之。(表重于里者,加桂枝、防己;里重于表者,加二丑、平饮。)

2、太阴证,人事恹恹,心中懊憹,发汗不解者,湿证谛,渗湿和里汤主之。

3、太阴病,湿气上冲胸,咽喉不得息,服疏气药不效者,湿证谛,渗湿和里汤主之。

4、太阴病,脉弦数,胸痞不饥,嗢嗢欲吐,舌生疮,清解不愈者,湿证谛,渗湿解结汤再加姜附主之。

5、渗湿和里汤本为温散太阴,若脉浮,舌不白,胸不痞,即有诸症,恐从太阳中风伤寒而来,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6、① 太阴证,头痛,渗湿和里汤主之;② 头痛身痛,发热恶寒,无里证者,渗湿和表汤主之;③ 首如裹,目如蒙,舌苔微白,饮食未衰者,渗湿和上汤主之;④ 发热恶寒,足颈肿热而痛者,渗湿和下汤主之。

7、太阴证,憎寒壮热,骨节烦痛,食物欲呕,汤水难下者,渗湿通和汤主之。

8、太阴证,头痛身痛,恶寒无汗,太阴兼太阳也,渗湿和里汤加麻桂防己主之。

9、太阴头痛,目赤面红,身热汗出,渴欲饮水,太阴兼阳明也,渗湿和里汤加大黄主之。

10、太阴证,头痛,口苦耳聋,咽干目眩,太阴兼少阳也,渗湿散火汤主之。

11、太阴证,头痛,腹亦痛,太阴表里兼病也,渗湿和里汤倍枳实再加草果主之。

12、太阴证,头痛自利,恶寒身倦,太阴兼少阴也,渗湿和里汤去枳实槟榔加姜附主之,附子汤亦主之。

13、太阴证,头痛,口吐涎沫,四肢厥冷,太阴兼厥阴也,渗湿和里汤去枳实槟榔加附子故纸吴萸主之。

14、太阴证,邪从阳化,①舌白变黄,渴欲饮水,小便浑赤,大便不利者,渗湿和里汤加大黄主之;② 或昼或夜壮热难堪者,渗湿解结汤加大黄主之;③ 谵语,脉实大者,大承气汤主之。

15、太阴证,邪从阳化,①身热耳聋口苦,渗湿散火汤主之;②木火上逆,咳吐清水者,黄连温胆汤加青黛主之;③胃津被劫,胆火上冲,舌光如镜,干呕不止者,温胆汤加生地汁主之。

16、太阴证,邪从阳化,①舌灰滑,胸痞烦杂无奈,干呕者,渗湿解结汤倍枳实二丑主之;②呕逆者,渗湿解结汤加大黄主之;③口难言,神欲昏,欲作惊厥者,渗湿解结汤加姜附大黄主之。

17、太阴证,邪从阴化,①舌苔白滑,不饥不食不便,气机不灵,牙关不利,舌謇语重者,渗湿和里汤加二丑主之;②或诸证未罢,或诸证已罢,胃脘痛,痛极而吐,所吐尽是清水者,解结汤加附子干姜主之;③舌白而腐,秽湿结里,肛坠尻酸者,渗湿和里汤去滑石通草加干姜附子主之。

18、太阴证,邪从阴化,①中上焦已罢,少腹痛烦欲死,服温散药不效者,渗湿解结汤加姜附主之;②腿痛,或夜间壮热者,渗湿解结汤加姜附大黄主之;③腿不痛,但痿软不能站立者,渗湿解结汤加姜附主之。

19、太阴证,邪从阴化,①舌滑胸痞,肢冷脉伏,腹胁间气不舒者,渗湿和里汤加吴萸二丑主之;②脐下筑筑然动,势如奔豚,上攻作吐,或怖惊者,渗湿和里汤去滑石通草加吴萸姜附主之;③囊缩者,渗湿和里汤加吴萸桂附主之。

20、太阴证,阴阳两化,舌苔白滑,胸膈痞闷,身热心烦口渴,脉细而长者,苍术白虎汤主之,渗湿散火汤亦主之。

21、太阴证,阴阳两化,舌苔白滑,心中怔忡惊悸,能饮食,脉来盛大者,渗湿和里汤主之。服汤后,未甚透达者,和里汤加二丑大黄主之。

22、太阴证,阴阳两化,舌苔白黄,胸膈痞痛,能食细不能食粗,脉来盛大者,渗湿和里汤加姜附二丑主之。服汤后,膈闷不痛,转腹中痛者,渗湿解结汤加大黄主之;服汤后,腹内不痛,或髀痛、胯痛、腿足痛者,亦以前汤主之。

23、太阴证,阴阳两化,上吐下利,挥霍变乱,腹痛欲死者,渗湿和里汤加姜附主之。

24、太阴证,阴阳两化,欲吐不吐,欲泄不泄,腹中绞痛者,渗湿和里汤加姜附二丑主之。若转筋者,再加桂枝防己主之。

25、太阴证,或诸证未罢,或诸证已罢,邪阻脾窍不能言,有如喑哑者,此湿也,渗湿解结汤主之。

26、太阴证,或诸证已罢,或诸证未罢,隔食者,渗湿解结汤主之。反胃者,渗湿解结汤加姜附沉香主之。

27、太阴证,头痛项强者,渗湿通和汤主之。(即渗湿和里汤加桂枝防己。)

28、太阴证,臑痛者,渗湿通和汤加平饮丹主之。(臑:自肩至肘)

29、太阴证,臂痛者,渗湿通和汤主之。(臂:自肘至手)

30、太阴证,腰痛、胯痛、脊痛、髀痛者,白术附子汤主之,渗湿解结汤加姜附亦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