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太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三和行者 2021-07-24

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者为太阴病。

伤寒论——太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一、太阴病成因

  太阴病成因其一为素有脾阳虚衰,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其二为三阳病误治,伤及脾阳,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或邪陷脾络,脾络不通。所以太阴病的性质以脾脏的虚、寒、湿为特点,即以脾阳虚衰、寒湿内盛、运化失职、升降失常为基本病机,以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为主要证候。

二、太阴病证候分类

太阴病的证候有表证、里证之分。太阴病表证,乃素具太阴体质,又复感外邪发病,以脉浮、发热恶风、肢体痛楚为主要证候特点。太阴病里证,由于体质因素及感邪程度的不同,又有里虚证与里实证之分。里虚证,以自利不渴为特点;里实证,以腹满时痛、大实痛为特点。

伤寒论——太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三、治则方药

  1.太阴病正治法

  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脾胃虚寒,故其治疗原则,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如表证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证为急的,先治其里。《伤寒论太阴篇》没有肯定方子,我们根据里虚寒证来看,自当温里为主,特补出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

理中汤:干姜 白术 人参 炙甘草

  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

  a、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b、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桂枝加大黄汤:桂枝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大黄

四、与太阴病相似证候的辨别

  1. 本证当与热性下利证鉴别,两者均有下利、腹痛等临床表现,但热性下利,以泻下物秽臭难闻为特征,可伴有黄色粘冻或脓血,还可见口渴,舌红,苔黄腻等热象。

  2. 腹部胀满疼痛,是阳明病、太阴病共有症状,但虚则太阴,实则阳明,阳明病腹满痛不减而拒按 ,大便燥结,为里实;太阴病腹满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腹泻较甚,为里虚寒。

辨证注意点:本证为里虚寒证,抓住虚寒性下利的特征。太阴病若正气进一步虚衰,可向少阴病发展。

以上来源于网络,旨在弘扬中医文化,发扬国粹。仅供中医专业及爱好者研习,严禁自行使用。未经中医师辩证施方者后果自负!#夺冠20201##健康科普挑战赛##头条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