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只要是你有了关于开始跑步的想法,那么就建议你读完全文,因为我也不知道哪个部分会对你触动最大,文字不少,请耐下心来~ 先做一下跑步方面的自我介绍:我第一次接触长距离跑步是在大二的下学期,当时校园内部有马拉松报名点,我和同学们发现竟然还有5公里的小马拉松,好像还挺有意思的,于是就报了名;之后便在半程、全程马拉松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而实际开始规律的跑步是在2018年9月份,当时参加了一个线上的跑团活动,每周要求跑4次,每次10公里(也可以选择3公里或5公里),完不成扣押金的,于是我就开始这样每周4次10公里的跑步,后来去年的时候我想,我也可以搞一个跑团呀,主要集中在公司内部,和同事们一起健身,这多好,于是就有了“东方跑团”,截止现在,共计40成员,大家一般只搞运动、只聊运动,基本不谈工作。 我每次跑后有必在朋友圈打卡的习惯,格式大概是这样的: 所以两年前的9月份算第1个10k,截止昨晚(2020.05.15),我完成了第314个10k。有一位人非常不错(yan zhi hen gao)的朋友在下面留言,问“完全没跑过以及跑两百米就大喘气选手跪求专业指导”,我就决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可能不成熟的建议写一下,供朋友和想跑步的你参考: 先说一下标题的第一个问题: 跑步为什么让人讨厌? 这个问题和很多问题很类似,如:“为什么很多人从小就讨厌看书”、“为什么很多人从小就讨厌数学”等。其实无论是运动、看书还是数学知识,都是好东西,但却有很多很多人讨厌,我觉得一个离不开的原因是小时候这些东西都有“被迫”的成份存在。 你小时候为什么要跑步?因为当年老师强迫的; 你小时候为什么要看书?因为当年老师强迫的,并且还要求写多少多少字的读后感; 你小时候为什么要学数学?因为当年老师要求必须完成作业,做不好的话甚至会被骂(我小时候也经常见同学被打),说你为什么这么笨,这都不懂! 所以好好的一个东西,当变成“被迫”的时候,完成起来就变得让人讨厌,甚至是厌恶了,就像家长越是不让孩子早恋,孩子反而开始好奇了,然后就恋了吧哈哈哈。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这么写道:
不过我个人倒是挺喜欢运动的,但为什么跑步在当年竟也有些讨厌呢?因为当时我报的项目都是需要竞技的,上学期间我最讨厌的运动项目是跑400米,为啥?因为我需要全程冲刺,前200米的时候力量已经用完了,腿已经不听使唤了,接下来的200米就全程在痛苦中度过,然后怎么着?我在身体的痛苦中结束还不算完,到头来还没获得什么名次(因为获得名次的基本有专门训练过,并且即使全力跑完了400米,也可以很快恢复),这就更让人痛苦了。 所以我想以上原因大致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很多人讨厌跑步(而跑步本身却表示很无辜)。 第二个问题:新手如何开始跑步并养成习惯? 既然现在我们再也没谁可以强迫我们跑步了,而且我们也不需要为了竞技而用力冲刺了,那么实际上,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这个对我们身体有超多益处的运动了。 跑步有哪些益处?《哈佛积极心理学》授课者Tal教授在第16课讲“有氧运动”的时候有提到以下几点: 1. 更加自信 2. 规律运动的人更容易克服ADD 和 ADHD,并且会变得更有创造力 3. 保持良好身材 4. 使得免疫力更强,不易患上各种慢性病 5. 更好的性体验,更容易达到性高潮 紧接着他也给新手一些建议: 1. 循序渐进(比如跑步,你可以先走几十分钟,然后慢慢地再开始跑起来); 2. 分散注意力(add distracters),比如在跑步机跑步的时候看自己最喜欢的电视剧; 3. 他人的支持(social support),比如你可以和朋友或者家人一起运动。 我表示完全赞同,接下来我试着展开一下。 首先说建议的第1点,循序渐进:我有认识的跑友,之前没有怎么跑过步,然后上来就直接从每天10公里开始,几个月后不仅患了伤痛,还从此畏惧上了这项运动,其实就是一下子开始太过猛烈,真的是 All Or Nothing, “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也可以理解成Perfectionism,即完美主义。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作为小白而言,如果体型处于微胖或以上,建议先不要跑步,可以每天多走走,蹬椭圆仪,或游泳,并控制一下饮食,等体重降下来再慢慢开始跑;如果是小白,并且像我的最开始提到的朋友似的,“跑200米就开始大喘气了怎么办呢?”这应该是跑得太快了吧~要循序渐进,做好热身以后,先走十几二十分钟,然后再开始跑,如果烦了累了,那就再走走,跑的时候注意“以舒服为主”,心跳不要太快,因为我们其实算是刚准备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新习惯的养成不容易,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嘛,慢慢来,哪怕每公里你花用8-10分钟都可以。有人会说,这也太慢了吧,别人都是每公里5-6分钟就跑完了!“别人”是别人,但是我们要跟昨天的自己比呀~ 我的一位同事雪晴,也在东方跑团,最近开始每天至少10000步的行走,外加每周两次2公里的跑步,最近已经瘦了10斤,她在朋友圈中这样说过:“谁能想到当年8百跑4分15秒,体测都要免测的体育渣渣现在也能坚持每天运动了呢(虽然没多大运动量,怕低血糖)”。她说在我组建的“东方跑团”中好像是群里最菜的,但如果和自己比呢? 其实无论是身边,还是放眼世界,运动厉害的人当然大有人在,人比人气死人,我们要和自己比才是更理智,也更明智,我们的初衷是健康,而非速度(当然有时需要的速度跑那就另说了,这里先不展开)。就像哪怕你是一个刚刚才学习英语的成年人,那也没关系,你只要比昨天的自己多认识一个字母就是进步。 再说第2点,转移注意力:在刚开始跑步的时候,如果是跑步机上确实可以播放自己喜欢的综艺等;如果是在路上,则可以带上运动耳机,听自己喜欢的歌曲或者有声书(一定注意安全)。你甚至可以多观察路上的路人,跑步机上的其他跑者,他们的动作、他们的神态、他们的身材,十几分钟一会儿就过去。今天跑了,明天可以休息,后天再开始,完成10次运动后再奖励自己一个高价的冰淇淋哈哈哈。 还有第3点:他人的支持。你可以找一个身边的跑步达人带着你一起跑(如果最开始对方就带着你一路狂奔那就算了……);也可以与和你同样情况的小白一起约法三章;还可以加入一个集体,一个跑团,在较为积极的环境中,持续运动下去。 结合Tal老师的课程与《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中文译作《精力管理》)中的建议,希望准备开始的你可以把跑步建立成一个Ritual,即例行习惯。 “A broad and persuasive array of studies confirms that specificity of timing and precision of behavior dramatically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success.” 大量的有说服力的研究证明,特定的时间和精准的行为可以大幅度增加成功的可能性。所以,不要说“我要开始跑步啦!”,而最好说“我要每周跑4次,每次共30分钟,在晚饭后的1个小时开始,并注意前后拉伸”。 最后,你说我真的讨厌跑步,不是因为别人强迫,不是因为竞技,就是单纯的讨厌,那怎么办?我的回答是:“运动项目千千万,不行咱就换”!舞蹈、游泳、拳击、徒步、爬山、各种球类、跳绳、太极、瑜伽、武术等等,总有一款适合你~不过我是感觉跑步是一项约束力特别小、收益特别大的有氧运动(速度加快就含无氧了),你只需要一双好点的跑鞋和还不错的天气,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了。 总之,希望打算开始跑步的你能够努力开始(可以利用five minutes take off的方法)、健康运动,有任何我可以帮助的,随时留言或通过各种方式与我取得联系,我会继续学习更加专业的知识,写更多关于跑步相关的专题文章(已写完的文章在最开头的“专辑”里面)。 最后的最后,感谢你的阅读,如果jio着有用,也可以选择转发,么么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