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往事(235):大唐的辉煌,竟起源于两个小小的山丘?

 金色年华554 2021-07-25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7)

显庆二年(657年),唐朝发起对西突厥的'伊丽战役’。这次作战,充分展现了老将苏定方的军事才华。战后,唐朝西部边境扩张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远处——中亚咸海一带。所谓大唐盛世,起码领土方面是有苏定方功劳的。

来看下主要战役进程:

正月,任命苏定方为伊丽方向作战总指挥(伊丽道行军总管),开始作战役准备。十二月唐军出兵,进至金山(阿尔泰山)以北。第一步发起对西突厥处木昆部落的进攻,'大破之’,处木昆首领率万余帐(户)投降。'定方抚之’,征调一千骑兵随军西进。

这次战斗,军事上难度并不大,难点在'抚’。诸葛亮七擒七纵才收服孟获,说明政治仗是不好打的。又要把敌人打怕打痛,又不能杀人太多、搞成血海深仇,这个度比较难把握。象现在美国人,搞倒萨达姆容易,稳定伊拉克就很难,这么多年费钱费力,最后伊拉克还作决议叫他滚蛋。

不知道苏定方怎么抚的,总之比较成功,标志就是处木昆派兵助战。一千人虽然不多,但有了他们,唐军就多了一双眼睛和耳朵,在情报战方面增加了主动。另外随着处木昆的归降,唐军的后勤供应线也更加稳固。所以打胜仗跟打胜仗不一样,苏定方的处理,明显比前几次高明。

接下来进行的,是整个战役决定性战斗——曳咥河会战。

曳咥(xì)河即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唐军这时已越过阿尔泰山一线,进入中亚平原。

大唐往事(235):大唐的辉煌,竟起源于两个小小的山丘?

这场战斗能打响,本身就是个胜利。上次程咬金天山南北跑了个遍,累半死也没找到沙钵罗可汗的影子。这次苏定方基本是直线行军,直扑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的主力,显示出情报工作的精准和及时。这一点上,苏定方和李世民、李靖他们一脉相承——高度重视战场'制信息权’。

很快,贺鲁也侦知了唐军部队的逼近,但这次他没跑,而是选择了上前迎战。

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兵力。'沙钵罗帅十姓兵且十万,来拒战。定方将唐兵及回纥万余人击之。

贺鲁有兵近十万,以唐朝为首的联军部队才万把人。不说十比一,五比一总有吧?这种仗不敢打,贺鲁这可汗也白混了。

问题是:苏定方为什么兵少?这就要讲到唐军的总体部署了。

针对前几次无功而返的教训,唐朝这次准备打一场军事仗加政治仗。苏定方是北路总指挥。南路,派了两个西突厥贵族,一个叫阿史那弥射,一个叫阿史那步真。两人是堂兄弟,现都任禁军大将军,这次给他们加'流沙道安抚大使’的头衔,'自南道招集旧众。’流沙,就是南疆的塔克拉马干沙漠,所以唐军的部署:苏定方从阿尔泰山往南扫荡,阿史那两兄弟从塔克拉马干沙漠往北策反,这么一个南北并进、剿抚并用的战役方针。

大唐往事(235):大唐的辉煌,竟起源于两个小小的山丘?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两路并出,势必要分兵。而且苏定方情况特殊:一般派去做总指挥的都是大将军,他不过一个'左屯卫将军’、差了半级,能做北路总指挥,已属破格重用。多大脑袋戴多大帽子,这一点多少影响对他的兵力分配。

不过兵贵精不贵多,更关键看谁指挥。当初李靖才带三千兵马,照样把颉利可汗打跑。苏定方人家十五岁就上战场,做过府兵主管(匡道府折冲),当过禁军将领,东征高句丽、北伐东突厥,一辈子献身国防事业,属于真真正正的职业高手。猜想他此时的心态,恐怕跟当年李世民在安市,面对高句丽十五万援军一样:不怕你人多,就怕你不来。

当然不怕归不怕,作为指挥员,还要解决怎么打的问题。苏定方第一个、也是极其明智的一个决定:部队原地待命。

二十七年前,他作为先锋第一个冲向颉利的牙帐。二十七年后,他作为主帅,下达的却是停止前进的命令。

战场最重要的是主动权,苏定方现在要的,是选择阵地的主动权。已经无法知道当年战场的确切位置,只知道苏定方找到的,是一南一北、两座相距不远的小山岗。

平原作战嘛,险要地形不多。估计他带着底下纵队司令看半天:行了,就这儿了!然后开始部署兵力:骑兵部队,上北边的山头;步兵方阵,上南边的小岗。当然,后面肯定还有任务区分、战术配合、阵法使用等等的问题,但史书它记不了那么多,只能记个结果和大概:

'沙钵罗轻定方兵少,直进围之。定方令步兵据南原,攒矟向外,自将骑兵阵于北原。沙钵罗先攻步兵,三冲不动,定方引骑兵击之,沙钵罗大败,追奔三十里,斩获数万人。

密集结阵的步兵分队,前面我们介绍过,在冷兵器战场上几乎是一种无敌的存在。唐军的长矛阵、古罗马的重步兵方阵,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打薛延陀、高句丽,步阵都属于杀手锏部队。贺鲁是老江湖,本该清楚这点,但兵力上的优势使他忘乎所以、犯下一连串错误:第一,主动前出,在对方选定的阵地作战;第二,包围唐军,兵力开始分散;第三,先打步兵,目标排序错误。步兵的价值不如骑兵高,威胁不如骑兵大,你打赢了他跑不了,打输了他也追不上。平时他要来打你没办法,现在人家呆那儿不动,为啥一定要先打他呢?

不知道苏定方用了什么花招,也许南边的坡在前、也许北边的坡更陡,又或者骑兵面前故意摆点强弓拒马,反正贺鲁乖乖按他的脚本走了,率先向南原的步兵发起进攻。

攻击的结果:三冲不动。看来唐军的长矛阵还真不是盖的,部队平时训练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接下来的打法,就和李世民很象了。当年洛阳城下青城宫之战,李世民派屈突通率步兵先上,顶住王世充的骑兵,自己率精锐骑兵从侧翼发起攻击,最终把王世充打垮、从此缩在洛阳城中不敢出来。

贺鲁进攻南边的山头,要么侧翼、要么后方,总有一面暴露在北山的唐军面前。连冲三次都没得手,气势没了吧,队形也不可能保持那么整齐吧。眼见步兵弟兄们死扛那么久,唐军骑兵早已热血沸腾,憋足了一股子气。苏定方令旗一举,那还不是玩命冲下山,一顿乱砍。

这一杀,就是三十里、歼敌数万,突厥二百多名高级将领当场阵亡。更关键的,突厥军已闻风丧胆,失掉了作战意志。

'明日,勒兵复进。胡禄屋等五弩失毕悉众来降,沙钵罗与数百骑西走。’次日,突厥各部纷纷投降唐军,昨天还坐拥十万大军的贺鲁,只带少数亲信狼狈西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