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固义“百忍堂”的猜想

 爱旅游的寒江 2021-07-24
关于固义“百忍堂”的猜想
寒江发现,固义最好的房子是“百忍堂”。
山雨猜想,这是唐宋时期就可能有的张姓之堂号。
为什么?
固义这个小山村,其东北2公里是“千亩古城”——固镇古城,系西汉(前202—8)初武安老城。
至今,固义,仍能看出当年店铺林立,商业发达的盛况,正街即邯长古道,东西券阁“威震山河”。
固义,旧称“故亦”。山雨怀疑,至今有阳邑,在武安老城的地面上当然也会有“故邑(亦)”。固义,不过如涉县之“故县”后称为“固新”,革故鼎新。商业发达的“故邑(亦)”崇奉武财神关公“春秋”之“大义”,固守大义,遂于明代称之为“固义”。
2000年以上的老村,唐宋时期即有“事”又算得了什么?
在唐贞观(627—649)年间朝廷有“分食十道”的举措:
贞观(627—632)初,因山河形势之便,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一道,至开元年间(713—741)又增至十五道。泰山封禅的第二年(667),唐高宗在为张家修建“百忍义门”、封张公艺长子张希达为司仪大夫的同时,还有一旨:分食十道。张公艺的父亲张兴生有十男分别是张温、张良、张惠、张茂、张俭、张艺、张诚、张让、张秀、张严,张公艺行六。为了让天下人都来学习张家“礼让齐家”的美德,高宗李治降旨让其兄弟十人分食十道。于是,除张公艺守祖茔(留守桥北张)外,其他兄弟九人分赴各道定居,时在乾封年间(666一667)。从此,这个大家族析居全国各地。
武安固义,按属“河北”说,是在唐代由河南濮阳台前桥北张村迁来的。
山雨即兴猜测,并没有实地考察,望“百忍”而百感交集——山雨也姓张,500年前是不是与此处的“百忍”张是一家子的?不好说!
不过,作为御封之“百忍义门”,固守之“义”,在武安这个地盘上,首先恐怕是张公艺所奉持的“礼让”和“忍让”之义!!!
注:
1.春秋大义。
春秋大义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精神旨在明辨是非、邪正、善恶、褒贬。其本质就是个人在群体的社会生活中,在与其他人、周围的环境等产生作用时,在个人行为选择上所遵循的一套行为规范和其背后的思想原则。
关公成为春秋大义的代表性人物,他是捍卫大一统,北伐兴复汉室途中死的,为此做出牺牲。关公作为三国凝聚了历史,凝聚了榜样,关公是被全民承认最多的,他现在还在以各种形式留在人们的生活中。
2.百忍义门。
(《资冶通鉴》卷20·唐高宗李治德麟二年即665年)十一月,戊子,上至濮阳……
(去泰山封禅路经寿张)
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齐、隋、唐皆旌表其门。上过寿张,幸其宅,问所以能共居之故,公书“忍”字百馀以进。上善之,赐以缣帛。
山雨 辛丑荷月中浣 于古沙安乐窝
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