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雪峰读书 2021-07-26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个农民,窝在严立华家低矮的土坯房里,偷偷开了一个可能会坐牢的会议。正是这个会议,改变了全中国农民的命运,让他们成了名人,让他们的村子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提到安徽凤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凤阳花鼓。曾经,很多凤阳人拿着小鼓提着锣,背井离乡去唱花鼓。为什么唱花鼓?因为穷,穷得讨饭吃,唱花鼓是一种讨饭的手段。



凤阳县的小岗村实在太穷了,穷到年年吃国家救济粮。穷则变,变则通。1978年11月24日晚上,小岗村的18个农民挤在一间土坯房里,秘密开了一个可能会坐牢的会议。当时的小岗村只有18户村民,每家一个代表。

从1958年起,全国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化,也就是所谓的“吃大锅饭”。小岗村的18位村民在那次秘密会议上做了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决定——分田到户。当天晚上,他们把土地、耕牛、农具,按人头分给了各家各户。

这是违反当时的土地政策的,所以分田到户之前签了一份“生死契约”——一、分田到户;二、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三、如果干部坐牢,社员把他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每个人都在契约上签了字按了手印,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浸透纸背。


正是这个会议,改变了全中国农民的命运,让他们成了名人,让他们的村子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包产到户之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1979年,包产到户第一年,小岗村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村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1980年5月31日 ,邓小平同志肯定了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做法。

1982年1月1日,党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1984年底,全国569万个生产队中,99%以上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1993年,中央及时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全民脱贫之后,农民与土地产生了新的矛盾——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农民种地收入低的矛盾日益凸显。

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出农村,留下的老弱病残无力耕种土地,很多基本农田被种上了树,甚至被撂荒,严重危及粮食安全。以后谁来种地?农民职业化的路怎么走?这是留给农村的新的挑战。

文/山野大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