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三《发现文明》连载50

 苏三客厅 2021-07-26

大历史书写与宏观文明学

我们发现分子人类学的主要研究者集中在美国,尤其是“大历史”的提出者也是在美国。

《大历史》的三位作者都是美国人: 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 、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Cynthia StokesBrown) 、克雷格·本杰明(CraigBenjamin) 。大历史的概念的首先提出者是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他是牛津大学博士,任职于悉尼麦考瑞大学。1989年,他开始在麦考瑞大学讲授大历史课程;1991年,他在《世界历史》上发表题为《为“大历史”辩护》的文章,首次为他的课程取名“大历史”。

《大历史》(1991年)的出版可能标志着人类研究自身发展的另外一个新阶段。这本书所考察的不仅仅是人类的过去,还包括地球的过去,乃至宇宙的过去。《大历史》是一本跨越了宇宙学、地质学与生命科学、人文历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大历史》总结出八大突破,实际上就是八个阶段。从宇宙到地球,从最初的生命到人类,从农耕文明到现代革命,以这八次突破为线索叙述了万物的产生与发展,还对未来做出了预测。这是一本涉及了人类发展规律的书籍。

这个课题背景的高度国际化,不仅有传统西方社会,也有新兴太平洋的澳洲地区参与。20世纪下半叶,澳洲发展迅速,已经进入发达世界行列,应该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大历史在这里由一位美国人创立也绝非一种偶然。

假如与《大历史》相比,宏观文明学以及之前的拙著《新文明简史》(前面13篇里有链接可以问宝主 )也依据于某种大历史思维,但我们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建立一套大历史视野,而是志在探索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并且核心是文明。这是我们之间的最大差异。我想顺便说明的是,在我尚不知晓《大历史》存在的前提下,自己在2015年前后也构建了自己的一套粗糙的“大历史”,大卫的《大历史》是在那之后的第二年才在中国出版发行。从史学研究与国家文明层次发展的角度,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文明差距或许就是2015年-1991年之间的差距?这是24年,考虑到我的写作是如此的草粗不堪,所以,实际的距离可能是30年以上。换句话说,作为一个指征,中国是落后于美国起码30年,并且这可能已经是自动经过加速度矫正的速率,假如不经矫正,应该是70年左右。所以,中国人不要过于乐观,但也不要过于悲观。

中国是一个尚没有能力书写世界史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本书提出的宏观文明学是否成立,都可能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中国是否开始崛起。因为一个落后文明地区是不可能产生重大科学发现的,重大科学发现一定是出现于发达文明国家。文明学或中国都不能是这个规律的例外。无论如何,它意味着一些中国人的一个期盼,标志着这个领域的一个事件,让我们拭目以待。这本书尚不能在中国正常出版本身,已经预示着某种阻碍。希望中国尽快成为一个真正开放的国家。正如电子世界使这本书实质上已经获得大部“面世”,所以,很可能电子技术使中国社会实现奇特的弯道超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