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学芭蕾?

 小鹿的美食美刻 2021-07-26

这几年,我一直在学芭蕾。像我这样的胖子,每次和别人说起练芭蕾这事,别人还没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我自己先觉得心虚了,毕竟体重摆在这,我妈就经常劝我:“你那么胖,身体的重量都压在脚上,膝盖上,不行的,还是别练了!”——嗯,这是亲妈,没错了。

但我还是不知不觉地练了四年了,虽然断断续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也还算是坚持得比较久的一项爱好了。回首一看,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毕竟我一向缺乏运动天赋,小时候走路都顺拐,被家人说成是“小脑发育不全”的孩子。别说芭蕾,任何一项需要点技巧的体育活动,都要了我的命。能够坚持下来,自然还是有理由的,今天就来说一说。

一是身体上的改变

最初学芭蕾只是想多一个运动的方式,减减肥。只是每周一次的练习对于减肥而言,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实际的帮助。我依然还是个胖子,不过体态的改变还是有的。高个子女生总免不了会有些含胸驼背,以前妈妈经常批评我驼背,还有点脖颈前倾,这几年,她很少再这么说我了。我自己也感觉肩颈更舒展了,对于每天伏案工作造成的肩背痛有很大的缓解。

仪态改善了,气质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发朋友圈,经常有人说我拍照漂亮,虽然我每一次都大言不惭地开玩笑说那是因为我天生丽质,但我知道,舞蹈的作用功不可没。跳芭蕾要求挺胸收腹抬下巴,看起来自然会更加优雅有精神。

二是审美能力的提高

我一直觉得,在当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中国人实在是太缺少美的教育了,尤其像我这种学理工科的人,严肃有余,但审美的能力实在很欠缺,对于什么是美,怎样去美实在知之甚少。芭蕾不仅仅是一种肢体的艺术,也包括音乐、色彩、造型的方方面面。接触芭蕾舞以后,我和舞友们一起欣赏了很多精彩的芭蕾演出,并且对其他的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也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出门旅游,我可以在博物馆看上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也可以坐在街头,看着那些好气质的男人女人默默欣赏很久,生活中每一个美的细节都会比以往更容易打动我。

美的东西看得多,自然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外表,比如前面所说的某种气质的提升,也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对美的敏感性,对服饰、家居、环境、食物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最美好的事物上,让自己身心愉悦,这种正向的反馈会让人对生活更加积极,充满热情。

三是对性格的影响

这其实是朋友们的观点。朋友A平时的工作很忙,满世界飞,而跳芭蕾,不专注是无法做好动作的,也很容易受伤。按A的说法,学习芭蕾让她更加专注和放松,学会了在各种纷杂的事务中迅速地抽离出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舞蹈之中。

而我的舞蹈老师则认为芭蕾会让人更加简单直接。每种舞蹈都有自己的特点,古典舞强调欲左先右、欲扬先抑、欲语还休的含蓄美,芭蕾则强调肢体的舒展大气、高贵优雅,没有那么多婉转的花样。久而久之,跳舞的人也会变得更加大方、大气。

我自己的经验,和朋友去日本拍照,她是东方气质的美女,每张照片都是歪着头翘着兰花指的娇羞,而我则永远都是展着肩,舒展着脖颈的造型,我们彼此都做不来对方的样子。这是我们彼此性格的特点决定的,就我的性格来说,芭蕾确实让我大气的优点展示得更充分了。

四是交到一群投缘的朋友

老实说,我跳舞的地方还真的挺远的,单程一个半小时的距离,每次跳完舞回家都十点多了。如果不是有一群投缘的老师朋友互相鼓励,实在坚持不了这么久。家附近其实也有跳舞的地方,但我更赞成我现在芭蕾老师的理念,他从不强调我们腿要抬得多高、转得多快,而更多要求我们用心理解每一个动作的目的和感觉,意识到了就好。我们彼此深知,成年人学芭蕾,不可能在基本功上有多少可见的变化,悟性的长进更加有益。

一起跳芭蕾的朋友来自各行各业,如果不是芭蕾这个媒介,我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相遇。世界那么大,能有一群有共同爱好且投缘的朋友是多么地不容易。跳舞时一起认真练习,相互鼓励;跳舞后一起去看演出,吃喝聊天,说说笑笑,分享工作、旅行、生活中的各种见闻和感受。前几天,为了欢送我即将出国,朋友挑选这些年我们在一起时的照片,精心地制作了一个小视频,一张张照片闪过,四年的时光慢慢闪回,那些欢乐温暖的画面又重回脑海,让我禁不住感动落泪。

虽说断断续续地跳了四年,但其实,到现在我还是跳得很糟糕,那些芭蕾的名词到现在我也还是记不住,动作也非常不协调,在跳舞这件事上,我实在称不上有什么特长,但我还是觉得,我从中收获了很多。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天赋或有能力做好某件事,但只要自己从中获得乐趣,收获成长就好。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徒步,今天回忆昨天,有那么一小点点的进步,多那么一小点点的快乐,就是点亮每天的小确幸。

更多相关文章,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小鹿讲艺术----天使何处不报喜

全世界只有一个罗马

托斯卡纳夕阳下

棺木也风流

惊喜连连的米兰

2017年终总结之——这一年去过的博物馆

遇见梵高

最有现代感的历史博物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