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观震撼的哥伦布之墓

 小鹿的美食美刻 2021-07-26

又是一年清明节,今天来说说哥伦布的墓。

克里斯托弗 哥伦布,伟大的探险家,航海家,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句话估计每一个人都耳熟能详。1492年,哥伦布在当时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的支持下,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路向西,驶向他心目中的印度。若干年后,逝世的哥伦布,遗体几经辗转,最后又回到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被安葬在塞维利亚主教座堂中。

旅行途中,我参观过很多著名的或者名人的墓地,但很少有哪一个像哥伦布的墓那样,让我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印象深刻。

在欧洲,人们去世以后,通常都葬在教堂或教堂周围,棺椁被安置在地上或地下。但哥伦布的墓不一样,他的棺椁是悬在空中的。4个高大的执杖者将他的灵柩高高抬起,举在肩上,仿佛正踽踽前行。

这些雕像十分巨大,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披着一面国旗,象征当时西班牙土地上的四个王国,位于中部的卡斯蒂利亚、北部的纳瓦拉、东部的阿拉贡和(我也不知道在哪的莱昂。这样的规格,是当之无愧的国葬了。

在灵柩对面,遥遥相对的,是一个精致的礼拜堂。正中的祭坛呈太阳状,镶满了各种珍珠宝石,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欧洲教堂看得多了,我总结了一句顺口溜:意大利的教堂雕梁画栋,西班牙的教堂金碧辉煌,中欧的教堂花团锦簇,西北欧的教堂空空荡荡。

意大利继承罗马艺术的衣钵,文艺复兴人才辈出,那里的教堂到处是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雕塑和绘画;中欧奥地利、捷克这些哈布斯堡王朝的旧地,最繁盛时期正是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盛行的时候,教堂里充满了各种精致的曲线、雕花、天使头像;西北欧地区如德国、北欧这些地方,经历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教堂里凡是复杂一点的装饰都被砸烂了,看上去空空荡荡。

而西班牙,由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从美洲带回了源源不断的黄金珠宝,使得当时的西班牙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有钱了,自然要好好供奉神明,走进西班牙教堂,真是到处都是金光闪闪。在欧洲的其它地方,圣母玛利亚总是或愁苦或安详的模样,唯独在西班牙(也包括葡萄牙),圣母总是或愁苦或安详的暴发户模样。米开朗基罗看了,估计能气得活过来。


哥伦布生前命运多舛,死后评价也褒贬不一。但没人能否认他是一个伟大的航海家、探险家。没有他提供的财力支持,西班牙不会迅速崛起,欧洲也不会是今天的欧洲。

(上图,哥伦布说服伊莎贝拉女王进行航海远征的纪念雕像,位于西班牙格拉纳达)

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规模庞大、气势恢弘。哥伦布的墓在这座教堂里位于非常显眼的位置,其规格、气势甚至超过了同样安葬在这里的其他西班牙国王,可想而知哥伦布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哥伦布其实并不是西班牙人,而是意大利人。对于哥伦布的遗体到底在何处,目前也有争议,有人认为,这副棺椁里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哥伦布。但这并不妨碍每年世界各地的人们到这里瞻仰、纪念这个伟大的人物。对于西班牙或全世界人民来说,哥伦布的遗体到底在哪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地点,去缅怀这个人物的事迹,纪念并弘扬这种伟大的探险精神。

又是清明节,这是一个纪念的日子。我是个女孩,而且十几岁就离家上大学去了,从小到大,我几乎没有参加过什么扫墓、祭祖一类的活动。而且在我旧时的想法里,这些活动都属于封建迷信,繁文缛节,毫无意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家族、血脉、文化,一脉相承,生生不息,没有人能横空出世。清明扫墓、祭祖其实是通过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仪式,让我们思考“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将去向何方”。

从对过去的纪念寻找通向未来的勇气。

更多相关文章:

棺木也风流

世界上最美的墓园?

马六甲,踏着华人的足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