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lixj1028 2021-07-26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四川眉山苏氏墓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千古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千年以来感动了无数人,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阕写实,写出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下阕写虚,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虚实结合。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王弗之墓

那么,词中的“千里孤坟”“明月夜,短松冈”到底在哪里呢?苏轼的原配妻子王弗又葬于何处呢?

苏轼的故乡在四川眉山,那里有苏氏墓地,俗称苏坟山。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富牛镇土地乡永光村2组。苏氏墓地共有四座墓,分别为苏洵墓、王弗墓、苏轼和苏辙的衣冠冢。苏氏墓地离眉山城区较远,人迹罕至,远不如位于眉山城中心的三苏祠出名。很多眉山本地人都没有去过。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驱车从眉山城区出发,过岷江二桥,驶上岷东大道,往彭山方向,过了富牛镇后,就能看到指向苏氏墓地的路牌。跟着路牌所指的方向,就进入了一条乡间小路。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乡间小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苏氏墓地的指示牌。随着指示牌弯弯曲曲地行驶,就来到苏氏墓地。这是一个幽静的所在,具备着水墨画里应有的山清水秀。地势高耸,四周环绕着茂密的竹林和松树,郁郁葱葱,宛如一座生态公园,实属一块风水宝地。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苏氏墓地占地面积约180余亩。2007年确立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四座墓地现状保存较好,墓地保护范围内有牌坊,老翁亭、老翁井及曲桥等几处附属建筑。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苏辙的衣冠冢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王弗之墓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苏轼的衣冠冢

从“苏氏墓地”牌坊进入,沿着羊肠小道,首先看到的是苏辙的衣冠冢,再往前走几步,并排着两座坟墓,左边是苏轼的衣冠冢,右边就是苏轼原配妻子王弗的墓,这就是《江城子》中提到的“千里孤坟”,王弗安葬在四川眉山,苏轼却漂泊在外,相隔千里,“无处话凄凉”。我们可以想象,仕途不顺、内心孤寂的苏轼,身边没有人可以倾诉内心的悲苦,唯有站在窗前,眺望千里之外的亡妻之墓,在梦中“相顾无言”,“泪千行”。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苏洵之墓

继续往前走,就能看到苏洵的墓地。苏氏墓地里的四座坟墓呈菱形分布。苏洵墓地的前方又是一座牌坊,牌坊上有“一门三父子、千古两贤人”的对联,横批“自洁自好”,或许是对三父子的品格最好的诠释吧。牌坊的另一面上书“景行行止”,这是希望后人能追随他们的脚步,传承他们的精神。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我们移步换景,顺着回音梯向下,一个亭子立在右边水潭的边上,名为“老翁亭”,从亭子出发向潭中央的一口水井——老翁井——延伸出一条水上走廊。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说起老翁井,很有传奇色彩,据说当年苏洵在此偶然发现了有一个很奇特的水井,他来到井边,发现水不仅清冽无比,且甘醇芬芳,捧起水就喝,饮后神清气爽,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向当地村民打听,这口井名曰“老翁井”。也许是出于文学家的敏感,他写下了“井中老翁诶年华,白沙翠石公之家。公来无踪去无迹,井面团团水生花。翁今与世两何与,无事分分惊牧竖。改颜易股与世同,无使世人知有翁”。传说泉水喝后能治百病,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取水。苏东坡也有诗句:“老翁山下玉渊回”。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在苏氏墓地靠停车场的围墙外,我们能看到满山的松树,这里也许就是当前苏轼写《江城子》里的“短松冈”了吧。据说当年苏轼为了悼念父亲苏洵,辞官在此种植三万株松柏,在元末明初遭兵毁,被夷为平地。后人为了纪念苏轼,在这片山坡上,植树造林,成就了今天的满山松林。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你能背“十年生死两茫茫”,但知道“明月夜,短松冈”在哪里吗?

探访苏坟山,感触颇多。现在,人们来到三苏故里,感受三苏文化,大多是去三苏祠,鲜有人知道苏氏墓地。这也许跟眉山政府的宣传和景点打造有关。总体来说,苏氏墓地作为景点,交通不便,配套的旅游设置不齐全。希望这一现状能得到改善,能有更多的人去瞻仰和凭吊,让眉山的三苏文化更丰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