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百荷书房 2021-07-26

 文/踪影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仕途宦海更是一条沉浮不定的舟船。苏轼自从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出任杭州通判之后,便如一只漂流于宦海的孤舟,刚刚熟悉一方水性,结识一些新友,就要匆匆离别,赶往命运的下一个驿站。“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是苏轼“江城子”的结尾句。其全词如下: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这首《江城子》是苏轼为别徐州而写。苏轼不忍心离开徐州,徐州更是不愿苏轼这样的父母官离开。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忍心离开,也只有如孤鸿一般发几声哀鸣而已。离别,践行宴席、赋诗相赠、折柳道别,然后一步三回首,依依惜别,纵然是百般不忍,又怎能违抗?

苏轼: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两年前,苏轼初到徐州。徐州被洪水围困,城池危如累卵,洪水如猛兽,日夜不止,侵害徐州城池,苏轼来往奔走抗击洪灾,最终洪水退去,城池无恙。苏轼受到朝廷下诏褒奖,也受到百姓爱戴。在徐州,苏轼从不熟悉,到患难与共,生死之交;在徐州,苏轼可以任意“敲门试问野人家”讨杯茶喝;在徐州,年轻女子也可以“旋抹红妆看使君”。苏轼入乡随俗,学习本地方言土语,考察徐州地理和风土人情。徐州的迷人之处,能够令苏轼拍手大笑,兴奋若狂,他爱上了徐州。在《登云龙山》一诗中,苏轼写道: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如今,苏轼就要离开徐州了,一切的患难与共,一切的欢乐相聚都将成为过往。别离,是一种怎样的不忍。然而,徐州城毕竟已在身后,越来越远。回首,已是望不到徐州身影了。 徐州一别,故人“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啊!

如若爱上一个人,便会恋上那座城,即使不能与那人长相厮守,也希望因为巧合,与之有一种这样那样的关联。比如:在地理上的联系与巧合,正如宋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苏轼离开徐州,徐州吏民攀辕挽留,情词恳切。人们纷纷“洗盏拜马前,请寿使君公”,吏民相送,说得最多的感谢话是:“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苏轼谦称“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然而,苏轼抗击洪水之功,徐州百姓永远铭记于心。

苏轼此去湖州,心却恋着徐州,他在《江城子》中,发出“既相逢,却匆匆……”再怎样惜别、恨别,但总是要别。别了,就连寄我“相思千点泪,”的机会都没有了。我去的那个地方,违背了我内心想要的那个巧合,即是“千点泪”又怎能流到,“楚江东”!

踪影 2021/7/21

苏轼: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夜读诗书#

相关阅读:

苏轼——“幽人独往来,拣尽寒枝不肯栖”,有多少人能懂

苏轼引用白居易的一句诗,错过尘缘一段情

苏轼:“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有几分可信

苏轼三过“平山堂”,填词感念恩师,令人动容


感谢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