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妆品与痤疮,是朋友还是敌人?

 板桥胡同37号 2021-07-26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化妆品对于痤疮而言,亦敌亦友,既能从病因方面多角度控制疾病发展,又能因成分或使用不当或清洁不当造成化妆品痤疮。


此次CSD,来自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袁超教授以《化妆品与痤疮:朋友还是敌人?》为题,从功效性化妆品、痤疮辅助治疗、化妆品痤疮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图片


何为“功效性护肤品”?


自2021年5月1日起,化妆品功效管理时代来临,必须从深在内涵看与痤疮相关或“祛痘”之类化妆品的功效定义。

目前突出的要求是对化妆品实行分类管理:

  • 对于视觉、嗅觉可直接识别的或物理遮盖类的,结合特定文献资料证实的“控油、去角质”之类的功效宣称,可以免除功效实验;

  • 对于特定宣称像“敏感性皮肤、无泪配方”,一定要做人体试验或消费者试用试验;

  • 对于像“祛痘、滋养、修护”这类功效宣称的产品,必须进行人体试验,但不规定机构或方法;

  • 对于像“防晒、祛斑、美白、防脱发”的功效宣称,需要特定机构和特殊方法,属于强制管理功效类别。


袁超教授教授介绍了“Cosmeceuticals”名称的来源。1962年,Raymond E.Road教授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认定它是一类“具有活性成分和功效、有科学依据”的护肤品。1970年Albet kligman提出Cosmeceuticals是药品和化妆品重要的重叠部分。2007年王志民教授主译《Cosmeceuticals》第一版时将其翻译为“功能性化妆品”。2008年刘玮教授将其定义为“药妆品”。2019年1月,SFDA规定为“功效性护肤品”。

功效性护肤品是指作用于皮肤屏障的某些生物活性功效成分,或者和皮肤健康相关产品。这些成分可以增加皮肤屏障功能(有相关临床数据支持),可以作为化妆品进行市场销售。

因此,在法规层面看宣称功效时,措辞一定要慎之又慎;在医疗层面,产品有理论支撑,有临床数据,医生要对患者给予专业解读,才会切实惠及到患者。


痤疮治疗中,化妆品有何功效?


在痤疮辅助治疗这一环节讲到,外用、口服、物理治疗均是痤疮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痤疮指南中强调了痤疮分级处理和综合治疗的方法,化妆品治疗属于综合治疗的范畴,功效性护肤品成为化妆品治疗的主体组成部分,经过临床验证的抗痤疮类功能性护肤品可以用于痤疮辅助治疗。

痤疮综合治疗和分级管理中较常见到像光反应、干燥、易晒黑、刺激反应等不良反应,需要保湿、防晒及修护治疗,同时化妆品在不同时间上可以对皮肤进行辅助治疗。有了功效性护肤品的保驾护航,一方面可以提高疗效,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患者依从性。

从痤疮4大病因来逐层剖析化妆品功效:

  • 油脂分泌增加:控油、改善敏感状态;

  • 毛囊角化异常:溶解角栓、改善干燥;

  • 相关感染因素:消炎、抗微生物、改善红肿;

  • 激素水平影响:维持改善。


与此同时,化妆品可按痤疮功效成分分类:控油、抗炎、溶解角栓、抗菌成分、抗氧化。

  • 控油可选用物理吸附,添加甲基丙烯酸脂共聚物微球,或纳米碳素,或高分子吸附珠,能吸收和保留皮脂,祛除油光;

  • 具有抗油成分的物质为:羧酸衍生物、烟酰胺、维生素B6、水杨酸、绿茶提取物等;

  • 抗炎可选用含水杨酸、烟酰胺、锌,溶解角栓可选水杨酸、乙醇酸、杏仁酸等;

  • 抗菌可选癸二醇、茶树油,绿茶提取物、维生素C可以抗氧化。



痤疮患者如何高效护肤?


那么,痤疮患者如何实现高效护肤?袁超教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首先就是清洁,建议选用含表面清洁剂活性剂的固体清洁剂(如合成皂),其内含有机酸,起到保湿舒缓的功效;含表面活性剂的液体清洁剂更受青睐。

2、推荐选用含有活泉水、芦荟或甜没药醇成分的乳液修复皮肤屏障,达到保湿效果。

3、防晒剂最好选择不含植物油且不致痘、不致粉刺的成分功效性护肤品。

小结

化妆品对于痤疮而言,亦敌亦友,既能从病因方面多角度控制疾病发展,又能因成分或使用不当或清洁不当造成化妆品痤疮。袁超教授指出,功效性护肤品在痤疮治疗阶段及维持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临床医生要科学、合理、规范地指导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自我管理。

本文来源:医学界皮肤频道
本文作者:朱坤
本文审稿:唐教清
责任编辑:穆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