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高参88 2021-07-27

本篇要目:

**************************************

81.后洼遗址

新石器时代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

82.沙锅屯遗址

新石器时代         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

83.小珠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

84.双砣子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商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

85.五连城城址

夏至商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

86.团山遗址

春秋至战国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

87.永陵南城址

汉至魏晋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

88.高俭地山城

汉至唐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

89.高丽城山城

汉至唐              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

90.巍霸山城(含清泉寺)

汉至唐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

*******************************************

81.后洼遗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后洼遗址位于辽宁省东港市马家店镇三家子村后洼东台地上,南距黄海16公里。后洼遗址于1981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后洼遗址是辽东地区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较早的遗址,也是黄海沿岸的一处具有代表性的遗址。1983至198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其进行了4次发掘。其中1983年春、秋,辽宁省博物馆、丹东市文化局、东沟县文化局对后洼遗址进行了挖掘,发掘面积462平方米。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2013年5月,后洼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2.沙锅屯遗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沙锅屯遗址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沙锅屯乡媳妇山东坡天然洞穴中,这是安特生把近代田野考古技术引入中国后进行的第一个正式考古发掘的遗址。沙锅屯遗址是一个天然洞穴,洞口高约2米,宽约3米,进深近10米,洞内自然形成了三部分空间,越往里越窄小。沙锅屯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遗存。沙锅屯遗址的发现在国际上和中国国内都有较大影响,是中国考古史上重要的一笔,对中国考古学史有重大影响。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2013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3.小珠山遗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小珠山遗址又名土珠子遗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广鹿岛中部的吴家村西,为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范围约5000平方米。1978年进行了发掘。文化堆积分下、中、上三层。遗址中揭示的地层叠压关系,为辽东地区新石器文化年代序列的研究提供了地层证据。遗存有石器、陶器、兽骨、贝壳等。该遗址对研究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和布局、史前时期人类的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的经济模式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2013年5月,小珠山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4.双砣子遗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双砣子遗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街道后牧城驿村北海地区,是新石器时代至商朝的遗址,于20世纪30年代首次被发现,1964年由中朝联合考古队进行发掘。遗址中发现的房屋较多,有长方形或圆形半地穴式的单室建筑,也有用石头砌筑四周墙壁,并且留有台阶式门道的房屋。出土有陶器、石器等生活生产用具,及钺、戈等兵器。该遗址是大连地区内涵丰富、特征显著的青铜文化遗存,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依其地层可以分为下、中、上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层。双砣子遗址不仅对大连地区青铜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更为辽东半岛以及东北亚考古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2013年5月,双砣子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5.五连城城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五连城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县部罗福沟办事处大房身村山嘴村民组西侧山上,属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类型遗址。整个遗址由后山城、北山城、西城、老四坟城、帽头山城组成,远望遗址呈半环关状俯扼脚下山谷,地势极其险要。根据五连城遗址内的基本情况推测当时存在着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处于社会变动时期。五连城遗址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不仅对建平地区的历史沿革甚至对北方地区以及中国古代社会文明起源的研究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2013年5月,五连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6.团山遗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团山遗址,位于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遗址在团山顶部,呈椭圆形高台地,东西长150米,南北宽50米,文化层深1.5~3米,为商周先民遗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2013年,团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7.永陵南城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永陵南城址,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的南面,是汉朝至魏晋时期的遗址,汉代时为玄菟郡的治所。是2004年~2008年发掘的一座汉至辽代的城址,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城门址2处,大型建筑址1处,及房址、灰坑等多处。发掘面积6000平方米。发现了大量汉、魏晋、辽等各时期的遗迹,出土有大量的筒、板瓦残片和大量的生活器皿、铁制工具、兵器及铜器、货币等珍贵的文物。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2013年5月,永陵南城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8.高俭地山城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高俭地山城,位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类型为古建筑,是高句丽早期山城,在高句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山城建设于形势险要的高俭地,城墙多用加工成楔形的块石,以层层压缝的砌法叠筑,外表规整,是高句丽山城的典型。山城位于木盂子镇高俭地村,东南距木盂子镇7公里,南距高俭地村2.2公里,西侧山下即为二道沟,东部群山连绵。本溪至桓仁公路,在山城南约3.3公里处通过。上山入城的道路主要有两条,都在城南处。山城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宽,南北窄,城内陆势北高南低,城墙大多沿着山脊行走,人工筑墙较长,仅在局部段落利用了险峻的峭岩。山城全长1466米。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2013年5月,高俭地山城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9.高丽城山城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高丽城山城,即高句丽建安城,位于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东北7.5公里的青石关堡高丽城村的东山上。山势陡峭,西南高峰海拔300余米。登上峰顶,西望渤海,万顷碧波,尽收眼底。城址成不规则的圆形,中为谷地,四周因山设险,筑以城墙,多为石块垒砌,部分用夯土堆筑,陡峭处利用石崖作壁,周长5公里多。城内中央突起一小山,俗称金殿山,高约20米,上有台址建筑遗迹,是当时的守望屋舍。小山周围有泉井五眼和储水池。泉水严寒不冻,大旱不涸,利于屯兵因守。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2013年5月,高丽城山城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0.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巍霸山城俗称吴姑城,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星台镇葡萄沟村的山坳之中。古城三面环山,城墙顺山势环绕,全部采用人工凿石,用楔形花岗岩石块砌筑,建造在悬崖峭壁之中。城墙长达8公里左右,设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现存城墙最高处9.4米。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清泉寺是巍霸山城的主体部分,被誉为“辽南第一刹”。据寺院明碑记载:“清泉寺历曾涉海于唐王建刹”。巍霸山城清泉寺,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据史料记载,巍霸山城始建于东汉光武时期,初为高句丽所筑,山城是辽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千年古城遗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清泉寺,建于唐贞观年间。庙宇坐西朝东,依山坡之势逐层递高,形成三升三降式的六座大殿,前后落差70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处于高大的古银杏绿荫包围之中。整个寺院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山门,花岗岩门楣阴刻“一洞天”大字,朱门上镌刻“明齐日月、星合乾坤”楹联,汉白玉诗屏形成巨大影壁。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进入寺内正中有个一人多高的青铜古鼎,香火缭绕,两旁分别建有对称式的钟楼、鼓楼,院内边侧立有清道光二十一年的石碑。第二部分为两座大殿,中间高、两侧低,分别供奉龙王、药王。由此踏上台阶是第三部分,分立左右的两殿为楼阁飞檐式对称,供奉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由两阁间的数十米的石阶上去便是寺院内最高、最大的庙宇圣母殿。近年又在原寺院前方正南峰谷中新建二重飞檐式大殿,规模比旧殿更为宏大。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清泉寺虽为佛教寺院,却集佛、道、儒三教为一体,同时还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宗教方面的一些不同之处,尽管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原与北疆时连时断,但中华古文明的历史却渊源不断。寺院保持完好,部分残缺处逐渐修复,寺内神像全用玻璃罩实,墙上壁画山水意境深邃,人物栩栩如生。每年4月初的庙会,人山人海,隆重壮观,素有“辽南第一寺”之誉。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2013年5月,巍霸山城(含清泉寺)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