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王充xonm8khjr1 2021-07-27

也叫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

常于首次用药后,2~6周内发生

再次用药,可在一天内发病,多见于环氧化物水解酶缺陷的个体,

部分患者与病毒感染有关,如人疱疹病毒6型再激活。

诱发药物,主要是抗癫痫药和磺胺类

也可由硫唑嘌呤、甲硝唑、特比萘芬等引起。

初发表现为高热,皮损为很快波及周身的红斑、丘疹或麻疹样皮损,

可发展为剥脱性皮炎样皮损 或红皮病

可有多形红斑样靶形损害、肿胀性红斑、水泡,也可出现无菌性脓疱及紫癜,

面部水肿具有特征性,伴有血液系统异常,各脏器均可受累。

关节型银屑病的关节损害

关节病变与皮损可同时或先后出现,

任何关节均可受累,

包括肘、膝大关节,指、趾小关节,脊椎和骶髂关节。

可表现为关节肿胀和疼痛,活动受限,

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形,

呈进行性发展,但类风湿因子呈阴性

X线示软骨消失,骨质疏松,关节腔狭窄,

伴不同程度的关节侵蚀和软组织肿胀。

外用药治疗原则

一、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

应根据皮肤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等进行选择。

细菌性皮肤病,宜选用抗菌药物。

真菌性疾病宜选用抗真菌药。

超敏反应性疾病宜选用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瘙痒者选用止痒剂,

角化不全者选用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等。

二、正确选用外用药的剂型:

应根据皮肤病的皮损特点进行选择

原则为

①急性皮炎

仅有红斑丘疹 而无渗液,选用粉剂或洗剂,

炎症较重 糜烂渗出较多者宜用溶液湿敷

有糜烂 但渗出不多时可用糊剂

②亚急性皮炎

渗出不多者,可用糊剂或有油剂

如无糜烂 用乳剂或糊剂,

③慢性皮炎

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抹剂等

④单纯瘙痒

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