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艺四题:袒露、剔除、博爱与再造

 杏坛归客 2021-07-27

梁枫

写诗的人,是天下最勇敢的一群人,因为诗本质上是一种“袒露”的艺术。在纷繁的隐喻、意象、修辞和叙述之下,总能触摸得到诗人自己那一颗怦然跳动的心,散发着来自肺腑的温热腥气,与这世界声气相求,歌呼唱和。这唱和中有温柔绵密的争取,有深远艰涩的求索,也有向隅难言的忧愤,和贯穿生命的漫长告别。一切谎言、伪装、夸张和矫饰,都不得入侵诗歌的领地。诗因此成为一门天真而深刻的技艺,非赤子之心不能得,非沧桑之后不能语。血肉之躯于常人则为铠甲,求其愈钝;于诗人则为“经世”之感应器,每个毛孔都保持着打开的姿态,风霜可染,雨雪可侵,诗人有的是赤膊上阵,照单全收的一腔孤勇。

写诗的人,也是天下最严厉的一群人,因为诗同样是一门“剔除”的艺术。惯性的说辞、俗套的传播以及时髦的翻译体总在无孔不入地渗透我们的写作。我常常想,汉语诗人要对“欧式絮叨体”、“维多利亚式泛滥抒情”保持足够的警觉。一首诗中,总有要上下打通的七寸要害、隐秘机关,但在飞起临门一脚之前,诗人却不得不踩在日常语言的沉渣碎屑上。在双脚和大地之间,永远横亘着这一层令人心碎的隔断,稍有懈怠或不慎,就难免脚底打滑,力道尽失。日常语言的松散琐碎、油腻绵软、似是而非,构成了“诗奔向诗“途中的路障。只有奋力拨开表层枝叶,甚至剪除一切“可有可无”之物,才能让深处那洁净清白、说一不二的语言之骨得见天日。

写诗的人,又是天下最“博爱“的一群人,因为诗终究要吞吐天地灵气,吸纳四方滋养,才能长出一身丰腴骨肉。好诗有缤纷的内里,每剥开一层有一层的惊艳,每剥开一层也有一层的悲悯。诗人之眼总能穿透寻常物事,见其体内被凝固、被封锁的灵魂,有与人同样的挣脱、袒露、长歌当哭的欲念。诗中的主体与客体,“言志“与”格物“之间无需清晰的界限,反而在彼此关照中更见天地与众生。正因为有对寻常事物的体恤,太阳底下才能日日有新事,诗人笔下才能时时有新意。这诗意冲破形形色色的躯壳,在每一个出其不意的瞬间撞击人心。

本时代的汉语诗歌,在我个人有限的阅读经验中,似乎比同时期的英美诗歌更显深刻和凝练。过去的二十年里,在一个相对更为开放和平稳的生存环境中,汉语诗人们得以有更多静观、反思、选择和中外交流的机会。我希望,汉诗外译能迎来一次八仙过海的大繁荣。而译诗,是一种“再造“。脱胎于唐诗宋词的汉诗语言,天然具备更高的密度,更为精炼,更为紧衬。中式审美讲究字字珠玑,饱满圆润,如落玉盘。相比之下,英文以逻辑清晰为本源和要务,凡修饰限制、主从归属、转折连接处,多半要交代清楚,含糊不得。如何让译诗“绷紧”,此为挑战之一。其次,中文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英文有唇齿并用,长短音交织,重音错落有致,元音辅音开阖自如,别有一番缠绵不尽之意味。如何借鉴,此为挑战之二。此外,东方审美含蓄细腻、静水深流的特质,再加上好诗特有的氤氲缭绕,无形可依、却又无孔不入的力量,要求译文从技术层面脱身出来,呈现整体的精神气韵和美学气息,此为挑战之三。此三大挑战——密度、声调、气息——一旦攻克,汉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将大大提升。    

  (本文发表于《红岩》文学双月刊2020年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