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案习

 铁毛l 2021-07-27

​1、苓桂枣甘汤

张某某,男,54岁。

主诉脐下跳动不安,小便困难,有气从小腹上冲,至胸则心慌气闷,呼吸不利而精神恐怖。每日发作四、五次,上午轻而下午重。切其脉沉弦略滑,舌质淡,苔白而水滑。

处方:茯苓30克,桂枝10克,上肉桂6克,炙甘草6克,大枣15枚,用甘澜水煮药。

仅服3剂,则小便畅通而病愈。

按语

此证气从少腹上冲于胸,名曰“奔豚”,乃固心阳上虚.坐镇无权,使下焦之邪得以上犯。仲景治此有两方,若气冲而小便利者,用桂枝加桂汤;气冲而小便不利者,则用苓桂甘枣汤。今脐下悸而又小便困难,与苓桂甘枣汤之证机合,用之果获捷效。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

2、甘草泻心汤
张某某,女,58岁。

患者四年来夜不能寐,每晚靠服安定片或水合氯醛等西药维持,才能入睡2~3小时,但稍闻声响,便醒而不寐,屡治鲜效。近20天来彻夜不寐,虽加倍服用安定片,亦目不能瞑,不得卧,心烦易躁,疲倦乏力,两目胀满乃突,胸脘痞满嘈杂,口干苦,纳呆不食。症见身体消瘦,面色不华,舌苔黄厚,脉沉细。

辨证:脾胃虚弱,寒热内蕴中焦,上扰心神

治则:调理中焦,开结除痞

方药:初用归脾汤、安神定志丸治疗未效,再以甘草泻心汤化裁。

甘草18克,黄芩、半夏、内金、陈皮、干姜各10克,党参15克,黄连5克, 大枣4枚。

按语

服药1剂后,自觉胸脘痛满顿开,思食,睡眠略有改善,余思药中病机,守方继进,先后共服20余剂,睡眠安稳,窗外电闪雷鸣仍能安然入梦,余症悉除。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结,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3、大承气汤
朱某,50岁,男,工人。

因胡语、不寐、躁动、拒食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入院时BP23/14kPa,心肺听诊无异常,言语错乱,目中不了了,疑神见鬼,躁扰不宁。腹部坚硬拒按,便秘6日。西医诊断:高血压性精神障碍。经降压、镇静等措施,诸证不减。观其舌红苔焦黄起刺,脉来弦滑有力。

辨证:热结阳明,腑浊内闭,神明受扰

治则:峻下热结

方药:大承气汤

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各15g,1剂,翌日得下宿垢半盂,臭秽满屋,顿觉神清气爽,躁扰得宁。

继以养阴清热,化痰醒胃之剂缓图,病情日臻佳境,2周后病愈出院。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大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伤寒论》第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已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伤寒论》第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再服。

《伤寒论》第214条: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一云虚)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者,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伤寒论》第250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

《伤寒论》第374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4、小柴胡汤加减
曾某,女,33岁。

1年前行人工流产术后即发热不退,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伴小腹胀痛,月经周期不定,量多淋漓不尽,在某院诊断为“宫内感染”,经用抗生素治疗后,周期正常,量减少,但经期仍低热(37.5~38℃),时有恶寒,伴头晕欲呕,小腹隐痛,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弦。

辨证:瘀血阻络,瘀而化热

治则:宣郁清热,下气除满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小柴胡汤加丹皮、川芎、归尾各6克,治疗1月,次月经期体温仅37.2℃。以后每次经来时服此方3剂,连续3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胸胁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论》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230条: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伤寒论》第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者,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弦紧者,与小柴胡汤。

《伤寒论》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5、桃花汤
王某,女,52岁。

素有慢性肠炎病史,大便溏薄,腹痛绵绵,今因食油腻下利不止,服土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药泻利稍减,但仍日10余次,白色脓粘状。兼见小便不利,腹部冷痛,四肢发凉,面色青黄,精神萎靡,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辨证:脾阳虚衰,下元失固

治则:补脾回阳,温中固涩

方药:桃花汤

赤石脂30g,粳米60g,干姜15g,煎服6剂,腹痛消失,大便已转正常。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306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伤寒论》第307条: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