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嗅觉 / 香味学 ~~

 昵称57076370 2021-07-27

想用一天的时间体验失明、失聪吗?戴上眼罩、耳罩就能轻易轻易地做到。

想要体验一天没有嗅觉的世界吗?试着不去呼吸吧(不过一整天不呼吸似乎……),否则要实行起来还真有些困难。

 

嗅觉是人类最古老的感觉。在胚胎发育中,嗅觉区域是最先发育的部分。它能帮助我们在远距离察觉到挥发在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也是实现信息素通讯的前提。

 

地球早期的生命形式主要是细小的细菌和藻类。它们与自然界的交流是在分子层面上进行的。生存环境中不同的化学分子构成对于这些细菌和藻类的生存和繁衍来说是有益还是有害,意味着安全还是危险,应该靠近还是逃离,必须成为肌体记忆,形成一种本能反应。所以它们首先需要具备一套能感知周围化学分子成分并且直接作出相应反应的神经系统。

经过了亿万年的演变,这一需求进化成了嗅觉系统。它通过将各种化学分子转换成不同的气味感受来帮助人们进行判断。虽然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气味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但是好是坏总有一定的规律。淡淡的花香总让人身轻气爽,给人带来美好的心灵体验;反之,垃圾腐烂的味道会让人感到难受,尽量避而远之。

 

自然界中的很多动物大量依赖嗅觉来引导它们在空间中行动,标记领土,触发交配行为,引导它们寻找食物资源。虽然人类的嗅觉能力远不如其它动物,但嗅觉依然是我们感知世界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实,嗅觉器官与大脑的关系比我们想像的还要亲密。嗅觉系统是唯一不在丘脑换神经元,而将神经冲动直接传到皮质层的感觉系统。大脑中掌管思维的部分在进化过程中正是从掌管嗅觉的脑区发展出来的。甚至可以推断,正是嗅觉刺激了最早的原始鱼类的进化,使它嗅觉神经束上的一小块嗅觉组织进化为大脑。

 

嗅觉系统是怎样运作的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Richard Axel和Linda B.Buck 一起为我们揭示了它的机制。

我们是通过位于鼻腔上皮上端的嗅觉受体细胞来觉察挥发到空间中的化学分子的。不同的嗅觉受体细胞可以把各自不同且微小的神经反应传送到截然不同的嗅觉微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嗅觉信息再进一步传送到大脑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边缘系统指扣带回、海马回及其附近与嗅觉功能有关的大脑皮层。它参与感觉、内脏活动的调节并与情绪、行为、学习和记忆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边缘系统内部互相连接与神经系统其他部分也有广泛的联系。)

边缘系统是人的嗅觉与大脑联系最直接的部位。在这里,信息经过综合,就形成了一种嗅觉感应模式(不同的味道会唤起不同的情绪、行为反应和记忆)。因此,我们能感受到春天里丁香花的香气,并能在以后回忆起这种香味以及当时的情境和心境。

 

其实除了辨别气味的好与坏之外,嗅觉还有很多巧妙的用途。

 

㈠ 嗅觉与记忆

相对于画面和声音来说,气味更能够唤起人们的记忆,建立起丰富时空间的强烈关联性。

在大脑的边缘系统里,嗅觉系统能将嗅到的气味与已有的经验和感知到的空间联系起来,成为记忆与情感的一个中介和引导者。也就是说,气味被作为其他事件的触发器而被记忆的,它并不直接被记住。当察觉到某种化学分子后,大脑会自动去搜索储存记忆库,唤醒相应的记忆,将两个事件间的时空距离拉近。不论是5年之后,或者25年之后,都不会有区别。在房间的墙壁里注入可识别的气味,我们就可以使墙壁变成重现记忆事件的屏幕,唤起最生动的记忆,打破真实事件和记忆事件在空间、时间上的壁垒,让时空透明化。

嗅觉记忆,不像视觉记忆,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科学家也证实,对于两地分居或已分手多年的恋人,或许很多重要的事情都已经淡忘了,但彼此的体味却会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中。

 

㈡ 嗅觉对情绪和疾病的作用。

    不好的画面、刺耳的声音或是摸到粘腻的物体,都不如闻到坏的味道那么容易让人们感到恶心反胃、引起呕吐。而在闻到香味的时候,人们会在不自觉中闭上眼睛(舍去视觉),专心去体会气味给自己带来的身心舒畅的感觉,心情也随之得到改善。

    我们知道,所有的气味都是经过嗅觉系统在大脑边缘系统里进行整合、分析和处理后被人感知的。边缘系统控制着人体脏器的活动、记忆、学习以及情感和行为反应。在这里,嗅觉、情感、行为、记忆和各种脏器的活动作为一个统一整体互相联系运作。这种运作机制使得不同的气味通过嗅觉系统让人们有了不同的联想和回忆,从而唤起相应的身体感受和情绪、行为反应。而这正好就是一种“生理(嗅觉)——心理(感受)”的转换机制。

    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PNI)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是影响,如免疫系统等,内源性药物的重要方式之一。负面心理因素则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原因。内源性药物指的是在自然进化过程中,人体为了对抗瘟疫和各种疾病而形成的一套自我保护和修复机制,包括内啡肽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种“心理(感受)——生理(肌体功能)”转换机制,具有不可思议的疾病自愈能力。

    如果能把这两种转换机制结合起来,就成为“生理——心理——生理”的一个变化过程。从这一点来说,运用气味来调整人的情绪感受,从而调动人体的内源性药物发挥作用是可行的,而它的生理基础正是嗅觉系统。

 

㈢ 嗅觉从人际关系和心理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嗅觉辨识能力。事实上,人在婴儿时期就通过嗅觉辨识自己的母亲,儿童时期就能够通过嗅觉区别开自己的同龄人和其他年龄儿童。通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如果重感冒、外伤或者吸入某种化学物质等原因导致人嗅觉受损害,那么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的辨识能力就明显减弱,而且还会因为闻不出食物的味道,大吃感觉没有味道的食物或出现对什么食物都没有兴趣的现象,结果导致肥胖或者偏瘦。

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一般人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会受到对方身上所发出的气味的影响,如果对方的身上有一种自己喜欢的气味,那么无疑会使得自己潜意识里产生对对方的好感,增加一见钟情的几率。人们在初次见面时,左右着第一印象,决定你在对方心目中地位的关键是自己的味道,哪怕是极其微弱的味道。如果你想让对方牢牢记住自己,并顺利开始下一次的交往,那么,让自己闻起来顺鼻则相当重要。而如果已经有了目标,就要先弄清楚对方喜欢什么样的味道了。

 

虽然随着视觉的发展和口头交流能力及智力的提高,相对于其它动物,人类的嗅觉已经在退化。但以下事实,足以让现在的我们认真地思考嗅觉的重要性。

1、人类的鼻子仍可以辨别大约10000种气味。经过训练的香味师可辨别将近20000种。

2、化学分子的挥发是全方位的,具有相对的可穿透性。只要有气味分子,我们的嗅觉系统在远距离之外就能感知到。

3、嗅觉是唯一能将神经冲动直接传入大脑皮质层的感觉。它能轻易地唤起我们遥远的记忆,引导我们的行为,影响我们的情绪。

4、相对于其他感觉来说,我们对嗅觉的记忆最丰富、最久远。

 

为了更好地运用好嗅觉这一古老而重要的感觉,现代派生出了一个全新的学科——香味学。香味学着重研究香气对人体情绪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介于心理学、生理学、化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目前香味学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将会成为最有前途的热门学科。

 

本文一些主要的观点、数字、论据,得益于科学松鼠会、百度百科等多家科普网站的相关文章,在此对文章的作者和编者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