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谱可以,但不能“离谱”

 CHAWEIRENSHENG 2021-07-28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谱牒,就是家族档案。进而成为民族的记忆,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历史文献,也是人类进步文明的基本体现。家谱和国史、方志共同构成了研究华夏文明的重要文献来源,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当今,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民间正兴起一股寻根问祖的文化热潮,续修家谱的人数呈爆发性增长。这股热潮标志着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之后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有了进一步的追求。

为了圆“寻根梦”,盛世修谱,这是大好事。适度开展原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有些地方编纂者为突出个人,把一族之谱修成了一家之谱。有的认钱不认人,捐钱多的树碑立传,没捐钱的一笔带过。有些地方修谱、修祠和祭祖活动越来越大手笔、大开销,其背后多是攀比心理在作怪。还有些家谱为光宗耀祖,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的祖先。

好事一定要做好,但必须把正方向。修谱,就千万不能离谱!有些地方还为修谱搞什么“入谱费”,或巧立名目集资,增加了宗亲负担,劳民伤财,助长不正之风。这就与修谱的宗旨远去千里。对于那些“离谱”的修谱行为,有关部门应当引起重视,加以正确引导和合理规范。只有文明修谱、科学修谱,才能真正发挥族谱的积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