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步爱好者绕不过的话题:步频

 老威小屋 2021-07-28

 步频180,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理想的跑步步频……

一、为什么会有“理想步频”这一说

这句话至少对大部分人来说,是适用的其理由无非是:

1、最经济。所谓最经济,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肌肉最不容易疲劳也是经济;消耗最少也是经济;或者同等速度、同等心率下,尽量扩大脂肪供能比例也是经济……。

在步频这个技术动作而言,能够充分利用前进的惯性,不在跑动过程中产生无谓的刹车动作,而是在一步落地时,流畅地接着下一步迈出,这是经济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最安全。这个非常好理解。因为相对于大多数跑者所呈现的速度来说,这个步频下,脚步的落点,基本上位于身体重心的下方,这样落地的一刹那,尽可能地接近垂直,而不是脚往前探。这样不容易产生无谓的刹车力,而刹车动作,对腿,对身体,是很不安全的。

我们知道,跑步动作,分解开来,就是不断地突破平衡,使身体向前倒下,并在倒下的一刹那,将后腿迈前,破坏倒下的趋势,重新获得平衡……这样不断地在破坏平衡使身体前倒,和重新获得平衡,两者反复的过程中,推动身体向前进。

设想一下,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棍子,要它向左倒,用的力比较小,如果这根棍子眼下跟地面不是垂直的,是向右倾斜的,要把它以着地点为支点,向左推到,就比较费劲。

跑步时,落点尽量位于身体下方,就是让身体这根棍子尽量垂直于地面,以便破坏平衡前倾时,最大限度地省力。

说起来,安全与经济性其实是相关联的。

如果落地时,是像上例说的那样,腿与地面形成非90度的夹角,腿是向左方前探,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个刹车力,既不经济,也不安全。

而这个能够尽量让前脚落地的一刹那,落点尽量处于身体重心下方的步频,被研究者们发现,是大致为180步/分钟。

其实180也不是一个死数字,个子高的人可能低一些,个子小的人,可能步频更快一些。

二、曾经困在165左右步频,久久不能突破

两年前刚恢复严肃的跑步时,一直受困于165左右的步频,久久无法突破。

用10公里跑为例。

无论是刚开始体力有待恢复、把心率拼到比较高的状态,

还是经过三个月之后,心率降下来的状态,

基本上步频始终在165上下。

这个时候,大概是10月的下旬,按照网上的教程,认真地练习。

练了一个月以后,忽然有一天,在某个10公里跑时,出现了180以上,以后不管怎么跑,无论距离长短,速度快慢,步频基本就这么固定下来了。

三、提高步频的训练体会

1、对于步频低的人来说,在训练提高步频的课程里,其训练强度,一定会打破平时习惯强度的,也就是说,一定会导致心率大幅提升的。所以,正在跑有氧跑阶段的朋友,不要奢望把保持低心率和提高步频这两件事,在同一堂课里来完成。如果这堂课,就是练步频,那就认真完成步频课,忘记低心率跑, 忘记MAF180跑,忘记燃脂跑。一堂课只能达成一个目标。一个时期内以低心率有氧跑为主,并不是说,中间不能穿插其他训练。如果介意,你可以等有氧基础打牢固了再来练步频,或者步频练好了再来练有氧。

我个人感觉,不同诉求的课程穿插,没有坏处。

2、提高步频,本质上还是要靠提高核心力量如果核心力量不够,要想快速地迈动双腿,是不现实的,即使瞬间能够达成,也不能持久。

所谓“核心力量是跑得好的保障”,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关于核心力量,我们说过很多,就不饶舌了。

如果核心力量还不错,只是过去没有跑步习惯,跑步动作不成形,那么稍加注意,就能很快实现较快的步频。

3、短距离,反复刺激是比较有效的手段。我好像比较推崇通过短距离(短时间)高密度的刺激手法。这是固化技术动作比较有效的手段。在100米,50米的距离内,重复练习某组动作,反复刺激,才能使身体产生记忆(动作定型)。

4、不是专门训练步频的课,而是日常的奔跑中,需要提速度的时候(譬如,有个美女从身边跑过去了,希望赶上她的节奏),尽量用提高步频的办法,而不是跨大步的方法,提高速度。将来在有奖金的比赛中,再用提高步频和适当加大步幅方法,会使提速更快。

5、即使是日常慢跑,也要保持步频——其实这话基本是废话,如果步频技术动作定型了,平时就算想降下来,也是不容易的。

下面是我近期(7月10日周六)的一场桑拿天中的慢速半马,课表的靶子是心率2区,没有配速要求。平均配速6:16,心率基本上全程符合心率2区的要求,算是非常缓和的一次长时间基本训练,步频180。请注意,Polar按照双脚一轮算一次,所以下面截图中是90,边上有个一圈的标志。按照我们用惯了的表述,要乘以2。

也就是说,步频技术动作一旦定型了,无论配速快慢,步频都不会出现明显的起伏。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

如果随着配速快慢而有步频上的明显起伏,说明步频技术还没有定型。只是努力达到了这个步频数字而已,而在这个步频下,并非真正“最省力”的状态。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