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城风雨重阳近 摇荡归心对菊花

 点滴斋书房 2021-07-28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

重阳的日子在农历九月九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说是起于先秦时期,

《吕氏春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屈原有:“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的诗句。诗中的“重阳”并非指的节日。

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自然容易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西京杂记》又记载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又说“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贾佩兰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的侍女,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贾氏被逐出宫嫁给贫民为妻,这样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重阳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陶渊明在一篇文章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由此看来,那时的重阳已经有了饮酒和赏菊二大内容。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明代,九月重阳,人们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众人要登高祈福“避灾”,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传在东汉时期,太行山冀南一带出现了瘟魔,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有人丧命。当时有一个年轻人为了降瘟魔就到紫金山一带寻找仙人。居住在雾斯垴的仙人见这个年轻人一心要为民除害,深受感动,便从山坡上拨出一把降妖宝剑,传授密法让他修练。到了又一年的九月九日,仙人将这个年轻人叫来,说你的法术已经学成,可以去降魔了,临行前还送了茱萸叶和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

年轻人为了让大家避灾,就把茱萸叶和菊花酒送给大家,然后到处寻找瘟魔,瘟魔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冲了出来,这个年轻人就与瘟魔进行搏斗,并用宝剑将温魔刺死。温魔一死这一带的瘟疫就消失了。

重阳节还是祭祀火神的日子,《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在“内火”时节人们要迎火神,举行祭祀。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首先是佩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药,为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结红色椭圆形的果实,根据药学家的研究,茱萸味酸涩,性微温,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健胃壮阳等功能,中医常用以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遗精、尿频、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症。同时还具备杀虫消毒的功能。

谈到佩茱萸,唐代诗人王维有著名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但这首著名的诗句并不说明风俗从唐代开始。文献中记载,佩茱萸从西汉就已经形成了风俗,当时将茱萸装入布袋中,古人称之为茱萸囊,佩带在身上以避邪气。唐代郭元振有《子夜四时歌·秋歌二》,中有:“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除了佩茱萸,北方女性还有插菊花的习俗,也就是把菊花插在头上。后来随着时间的流转,插菊花这种习俗在不同的地区有了一些变化,如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在重阳时节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也是头上簪菊的一种变俗。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重阳日还有一个活动就是登高祈福。

为什么要登高祈福?在古代时,人们认为在山中有吉祥山神,可以使人免除灾害,《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特别是在重阳节这一天,是一个“阳极必变”日子,人们为了避灾上身,就登山进行祈福以求吉祥。在祈福的过程也是对神灵感恩和祭祀的过程。

重阳节又称为辞春节,是与春天的踏青节是相对的。是因为重阳在秋节的最后一个节日,节后的天气渐凉,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很快就进入冬季,草木凋零,在最后看到绿色的节时。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在人们登高祈福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喝菊花酒,孟浩然《过故人庄》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明代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古人用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还称为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在登高祈福时还用菊花酒进行祭祀,以求吉祥,故还称为吉祥酒。至今在邢台古顺酒厂在有重阳下沙酿制菊花酒的传统,也就是在这一日将采下的菊花与粮食进行发醇开始酿酒,新酒在酒窖中放置第二年的重阳节开坛饮用。

在重阳节中少不了美食,这种美食就是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重阳糕的制作用黄米为料,常为九层,每层之间有大枣、茱萸等材料,一些老人还用重阳糕在家中祭祀代替登高,老人还将重阳糕切成片,贴在孩子的头额上,祝愿子女百事俱高,成长吉祥。

人们在登高祈福活动后,还聚在一起,老人与孩子们放风筝,呈现出全家和谐的景象。

在今天,重阳节又称老人节,这是新时代给传统节日赋予了新的内涵,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尊老、敬老古代有之,据研究在汉代时已经有了老人保护法制度,在甘肃武威汉墓中出土了《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令册》木简。明确规定70 岁以上老人应该享受的生活和政治待遇规定,其中有一项规定:其中一条说:70岁以上老人即使触犯刑律,只要不是首犯就可以免予起诉,继承了先秦时期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的制度。学者称之为中国最早的“老年人保护法”。

在紫金山五杰之首刘秉忠有“满城风雨重阳近 摇荡归心对菊花”诗句,并且十分重视养老制度的建设,他向忽必烈建议:建立和完善了元朝的收养救助制度,当时各路均设立养济院1所,救助、收养“诸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穷而无告者”。这为我们研究紫金山文化又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