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德寿堂图书馆 2021-07-28
冠心病发作,是你体内的阳气受损了!治疗冠心病,只知道一味健脾的庸医,趁早改行算了。

我常对身边的朋友说:这人上了年纪,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那些有病史的,更是马虎不得。

去年医馆的一位患者,就是因为换季时保暖不当,导致冠心病发作。

这个人啊,67岁,是位退休工人。

一年前,他就有反复胸闷、气促的现象。家人带他到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冠心病。

经过用药,有所好转。

可是,去年秋冬季节交替之际,他出去跟人打牌,回来着凉了。到了晚上,双腿就开始浮肿,之前胸闷、气短的毛病又出现了。同时,还伴随着乏力、畏寒怕冷等现象。

因为胸闷,他都没办法躺下来睡觉。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馆。

面诊,见患者脉象沉细,舌体偏胖,舌质暗淡。

随即开方:黄芪、桂枝、制附子、当归、猪苓、茯苓、厚朴、枳壳、葶苈子、车前子、防己、丹参、川芎。

结果,患者服药第二天,就没有憋闷的感觉了,晚上可以平躺着睡觉,下肢浮肿有所好转。但是,痰依然多。

二诊时,我加入橘红,杏仁,再服七剂。

最终,患者诸症悉平。心脏舒服了,腿也不肿了。

这其中什么道理呢?

其实,这个患者发病的源头,就是保暖不当。

保暖不当,就容易受寒。受寒,就会导致阳气受损。

打个比方,我们用吸管喝水,是因为你吸水时用了力。这个力,相当于人体的阳气。

我们身体的水液代谢,离不开阳气作为动力。身体阳气一旦为寒邪所伤,水液代谢就出问题,于是形成痰饮。痰饮聚于体内,就会形成浮肿。痰饮属阴邪,人的下肢属阴,痰饮就容易来到腿上,形成浮肿。

痰饮上犯于心胸,阻滞心气心血的运行,患者就会出现胸闷心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个时候怎么办?

当然是要温阳气、化水饮了。

咱们看看我当时给的方子:黄芪用于补心脾之气,同时,它还能消水肿。桂枝,温通心阳,制附子,温补肾阳。

在这个基础上,当归、川芎、丹参、厚朴、枳壳行血行气,畅通中上二焦,改善胸闷胸痛现象。

猪苓、茯苓、葶苈子、车前子、防己,这些都能利水除湿,能化解体内积存的痰饮水湿之气,消肿利尿。

这就是我利用温阳利水的方法,治疗冠心病患者下肢浮肿的案例。

常言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体内有阳,病不来伤。阳气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就像饮水之源,何其重要!所以还是那句老话,保暖是第一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