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章:八、手太阳小肠经(左右三十八穴)

 仲景中医交流 2021-07-28

八、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15点)

小肠经概述:

《内经》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又云:『小肠为赤肠。』

胃之下口,小肠之上口也,在脐上二寸,水谷于是分焉。大肠上口,小肠之下口也。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渗入膀胱,滓秽流入大肠。

心脏移热给小肠,互为表里,小肠消化食物和营养以后变成水和残渣,残渣会给大肠。小肠的火在大肠下面烧,水在上面煮,所以这水会回流到肺脏,就是口中唾液的来源。心主汗,心脏功能很正常运动就会流汗,汗多小便就少,汗尿同源。尿的来源,一是肾脏经输尿管到膀胱里,二是三焦是水道,脏腑之间的油网,三焦跟膀胱连在一起,小肠火在烧,水就会汽化,膀胱会膨胀,毛孔遇热打开把干净的水给肝脏,水来清洗肝脏,水生木。(肺脏受到外面的热,心脏受到热而心主火,两火将肺的水变成汗排掉,如果没有变成汗,肺的津液,因金生水,慢慢进入肾,肾再到膀胱出去,水会在膀胱经过二次气化,好的水到肝脏,浊水会排出。)。西医讲膀胱没有上口,实际上上口就是通过三焦进入膀胱,遇到热才会渗透过来。

气血留住时间是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按时辰发病,取俞穴,荣穴也可以,下俞穴比较不痛。

阳经:此一经起于少泽,终于听宫。金(井)少泽、水(荣)前谷、木(俞)后溪、原穴:腕骨、火(经)阳谷、土(合)小金水木火土与井荥俞原经合也。

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薮,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左右三十八穴) 


1.少泽:手小指指甲旁外侧,金井,穴性因阳经的关系是火,所以少泽穴是小肠经的本穴,因属性相同,平时放血用的多,活血止痛寒热,汗不出,喉痹舌强,口干心烦

2.前谷:手握拳小指末端第一个横纹头,荣水热病汗不出,奶水不出,耳鸣

荣穴也可以按发病时间来治,扎前谷比较痛,常在俞穴后溪上治。

3.后溪:再过来的横纹头的地方,主督脉,身上的督脉后溪在管,任脉列缺俞木,小肠经属火,木生火,也是小肠经的母穴母穴治小肠经的虚症,长久的病,初症用小肠经的子穴,拖了很久用后溪。如整个脊椎骨痛,下后溪。小肠经有绕过后面的肩膀,肩、项、肘臂的问题,大部分是后溪,针督脉没有虚实。手指挛急,急性腰扭伤、闪腰岔气,落枕,麦粒肿,后背冷,肩周炎,疟疾。

4.腕骨:手掌边有个小天星骨,非常强硬,小天星骨与第五掌骨中间,小肠经原穴,不分虚实都可以治,心主汗,心脏有问题的人出汗不正常,有的一年都不出汗,心脏没有办法把汗发到身上,力量不够,下腕骨穴。腰痛,小儿握拳无力,胁下痛不得息,颈颔肿,寒热等。

5.阳谷:小天星骨与锐骨之间筋的下方,经火,也是本穴,下针很浅一寸左右。本穴治疗法会用到阳谷穴。

6.养老手不能扭毛巾):手翻起来手按凸起骨缝中,老人眼睛不好,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治眼睛很有名的穴道。下针要浅,要把手转过来,用一寸针。也是郄穴,很有名的“养老透间使”,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扭毛巾,主妇手,间使穴在心包经上叫大陵穴的地方,手指先按到间使穴,用三寸针从养老穴透到间使穴,感觉快到间使就到了,然后左右捻捻针、平补平泄,不留针,抽出就好。

7.支正:阳谷穴上五寸,手腕后五寸,小肠的络穴,虚实都可以治,手不握,十指尽痛,手臂没有力气,皮肤生疣,扁平疣,都可以用支正。

手上三个奇穴

*肠关:手腕骨上三寸,骨头后方下针,骨头上方是小肠经,关掉小肠,男左女右,比如要下利,按住此穴,心想不上厕所三次,就止住了,紧急时用。腹部的痛,肠绞痛,针下去痛就去掉。一寸半。

*肝关:肠关再上三寸,肝癌后期非常疼痛,右痛就针左边,平补平泄,痛会慢慢去掉。如被马踢到、摔倒、肋间痛,都可以下对侧肝关,平补平泄。

*心关:肝关再上三寸,治心脏病,无所谓虚实。

8.小海:肘外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屈手向头取之。手肘两骨之间正三角位置,手太阳小肠脉所入为合土子穴小肠实泻之压小海穴会很麻,小肠经的实症如身上长疣,用一寸针。

9.肩贞:臑俞往下走三寸,手足麻木不举。

10.臑俞肩髃穴到内侧骨头边,有个骨缝,手太阳、阳维脉、阳蹻脉之会。痛在臑俞三天,就下小海,痛三个月就下后溪。

11.天宗:背部肩胛骨正中间,很少用,

12.秉风:下二寸,要知道位置,如确定此穴位痛,在该经的子穴或母穴做补泻,或者在原穴做补泻。

13.肩井后三寸,要知道位置

14.肩外俞:陶道外开四寸,背针由内半寸向穴位斜刺,30度的角度,肋骨中间,身体内向身体外斜针,肩膀酸痛的近取穴,项强(脖子痛,太阳病项强,高血压项强,瓣膜闭锁不全项强)

15.肩中俞:大椎开二寸,同上。

16.天窗:人迎穴外开三寸,外开一寸半是扶突穴。治疗喉咙的问题,书上治痔疮,不对。

17.天容:耳朵的下方,如果要刺下五分,用指甲把动脉血管拨开,甲状腺肿,脖子肿块、硬块、梅核气,急性喉炎。

18.颧髎:太阳穴(瞳子髎)的下三寸,要知道位置,很少下针,上牙痛有时用。

19.听宫耳鸣耳脓中耳炎):耳朵的屏风前有凹缝,张开才能找到,骨缝分上中下,上为耳门(三焦经),中为听宫(小肠经),下为听会(胆经),都是治疗耳朵化脓、发炎、耳鸣,下针时嘴巴要张开,这三穴不留针很久(5-10分钟),一寸左右,左右捻捻,平补平泄,插提都可以,无所谓补泻,流脓出来是实症。

麝香矾石散专治中耳炎、化脓、流脓,保持干燥,发炎去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