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沿述评丨陈丽娴: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理论基础与微观证据

 liyu_sun 2021-07-28
Image

评述:

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理论基础与微观证据

原文信息:

陈丽娴,沈鸿.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理论基础与微观证据[J].经济评论,2019(03):40-56.

评述人:

张立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生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展望“十四五”,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是中国经济下一程的重点内容。

我国的未来的“双循环”模式的目标之一是提高消费在总需求中的比重,而这取决于要素市场的状况。

近年来,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波动下降趋势的日益明显,我国政府重视维护好劳动者的利益与提高劳动者报酬,让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如何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成为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关心的重要问题。

同时,随着制造业开展服务业务,实施产出服务化转型,服务部门就业和产出比重相对增加,这能否提高中国劳动收入份额?

该文章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论证。

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未来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路径,已有文献从多维度考察了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因素,但鲜有文献探究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对此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明确制造业产出服务化转型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收入份额提高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理论创新
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来看,该文章通过梳理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波动下降分析的相关文献,提炼出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即: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继而,该文章创新性的从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视角,考察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为探究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该文章采用动态经济增长模型进行理论维度刻画,并构造了一个由农业部门、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复合而成的多部门经济体,其中制造业部门再由制造业中的传统制造部门和制造业中的现代服务部门复合而成。

该文章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广义平衡增长路径,制造业部门中现代服务产出的增加可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和产出增加值份额。


实证创新
从实证创新的角度来看,该文章基于2007-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PSM-DID)法和一般形式倍差(DID)法,系统考察了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如何作用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结果显示

第一,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在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

第二,借助拓展模型研究了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所有制、地理位置和年龄差异,发现在企业所有制上,只有外资和民营企业产出服务化显著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且民营企业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大;

在企业地理位置上,东部地区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系数为正,但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在企业年龄上,相对新企业,“老”企业产出服务化在1%的显著性水平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第三,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制造业产出服务化通过扩大就业规模和增加工资总额直接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以及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间接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政策建议创新
从政策建议创新角度来看,该文章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分析结果,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第一,制造业企业通过改变传统的以制造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实施产出服务化转型,增加服务业务在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利于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尤其是资金实力雄厚、经营相对稳定和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东部地区的外资和民营的“老”企业,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高的效果较为明显。

因此,应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扶持和鼓励这些企业加快产出服务化转型步伐,使其成为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主力军,再在此基础上,带动其他企业的转型发展,形成良好的循环状态。

第二,推进制造业产出服务化还需要特别注意企业在所有制属性、地理位置和企业年龄上的差异,这些因素将影响产出服务化战略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

政府引导和帮助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既要根据企业所处发展阶段“量身定制”服务化路径,也要将服务化战略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等举措相结合,发挥民营企业促进就业和提高收入的积极作用。

第三,针对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中间机制包括增加就业人数、提高工资总额和降低交易成本,制造业企业应结合自身产出服务业务,选择合适的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路径。

即:如果产出服务化转型的服务业务是劳动密集型,则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人员雇佣,进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如果产出服务业务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则企业会追求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改善,进而雇佣高技能劳动者和降低企业成本来实现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


笔者观点
笔者基于自身不完备的知识体系,冒昧提出以下不成熟的个人看法。

该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制造业产出服务化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从而得出制造业部门中现代服务产出的增加可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和产出增加值份额的结论,该文章的研究为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于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

此外,由于该文章检验的政策变量是各个企业自身根据业务发展和行业趋势做出的业务方向调整,即该政策措施的内生性较强,尽管该文章采用了匹配的方法挑选出与服务化的企业特征相似的非服务化企业,但是其内生性问题对估计结果的干扰问题依旧难以避免。

Image

编辑 | 成昊
初审 | 何珽鋆
终审 | 张帆

云山珠水经济学会

云山珠水经济学会是由云山珠水地区(广州)十位志同道合的经济学博士组成的团队发起,于2010年10月16日(重阳节)在白云山摩星岭成立。经济学会在经济思想交融之中,跟踪与分享产业经济、发展经济、金融投资和国际经济等方向的前沿信息,把握经世济民的第一手资讯,服务社会。欢迎各界学友赐稿,共享知识盛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