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学习的一些建议

 韩逊讲数学 2021-07-29

每当谈论学习,很多人都喜欢说方法,但是,我本人不太愿意用“方法”这两个字,因为方法容易让人想到的是“捷径”,似乎通过“方法”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开创新的局面一样。事实并非如此,问题导向的人,通常因为急于去解决问题而不能够准确的去掌握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那每一次解决问题,都可能是扬汤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了。我给的建议,是期望有釜底抽薪的效果。

         我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学习的一些理解:1)纪律;2)良好的学习习惯;3)内在的动力。

一、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儒道佛还是基督上帝阿拉,都对自己的徒子徒孙们提出纪律上的要求,而且每一条纪律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作为一个学习者,制定严格的学习纪律,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常纪律是由学习者自己制定并自动遵守的,而且每一段时间都可以有一个纪律(至少30天),这也是一个探索过程,怎样的纪律能够促进我的学习?怎样的纪律能够让我易于接受并遵守?我举一些我当初学习的纪律要求:

1)  不贪多,不冒进,也不避重就轻,回避困难,循序渐进。学习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今天我想学,我就多学一些,今天不想学,我就少学一些——那么,如果你经常不想学,该怎办?显然无解,只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求自己在每一天完成一定量的学习,要求学习的质量和数量的统一,让这样的行动成为自发自动的行为,那么,日积月累,自然积少成多。

2)  一定要做好课本后面的习题。很多人轻视课本,认为课本后面的习题太过于简单,不能体现出自己的实力,事实上,每一节课程后面的题目,正是这节课重点掌握的知识,如果你认真的去研究这些问题,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这个题目要考察什么内容,这个内容还可以如何考察?这个内容可以和什么内容一起考察?我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我是什么想的?

3)  遇到任何困难,别忘了先回到课本。在做题的时候,发现自己错误了,第一时间,应该回到课本,只有课本某一个知识点的模糊记忆,让你在这方面发生了错误,那么,这个知识点在整体架构上扮演什么角色?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又是如何因为这个知识点缺失而错乱的?

4)  功利化一些,就是对考试题目进行研究,过去这个知识点,都考察了什么内容了?如何考察的?还可以如何考察?大家最容易犯的错误都在哪方面?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背后都有什么逻辑过程,或者自己的思维错误在哪里?)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实纪律也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但是纪律又是保证良好学习习惯达成的前提条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进步是必然的,只是速度的快慢而已。

         良好的学习习惯太多了,我就列举一些:

1)  专注。每一个专注时间在20-25min左右,不用太久,下定决心,将所有外在可能的干扰排除,这就要求有固定的时间、地点来学习了。

2)  方法:这是真的方法。要多尝试不同的方法,现在又网络,别忘了求助于不同的人,不同的老师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样,总能找到一个老师讲解能够让你听明白。

3)  路径:循序渐进,一步一脚印,不要害怕落后,踏实走出每一步。

4)  教师:如果发现一个好的老师,就不要放过。

5)  重复:有意识的进行一些重复练习,过度学习以至于能够随时记住。

6)  多问问题:这背后是什么?这个问题问的如何?妙在何处?如果你来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为何这样?还可以是什么?

7)  坚持。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这里的“坚持”不是那种需要意志力的坚持,而是一种习惯性的坚持,当你将每一次学习过程都仪式化、习惯化,那么,坚持不再需要任何意志力。

8)  类比、联想、创新,组合,将现有的知识,放入整体框架中去看,自己建立一个逻辑结构(或者参考网络?最好自己建立,刚开始不会,可以参照网络),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个学习的内容。

三、内在的动力

         学习的动机是什么?有些人学习为了炫耀、考试,为了父母,为了能够玩游戏、看电视;为了能够去吃一餐麦当劳肯德基,为了一次旅游,或者得到一部新款的游戏机等等,这些都是外在的奖励,对于学习来说,在短期上看,是很有效果的,但对长期学习效果看,具有较大的破坏性。真正长效的学习动机应该来自内在的,是一种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理解人生的欲望。不是物质上带来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愉悦。

         那么,从哪里开始培养这种内在的动机呢?

         我个人的理解是,让小孩多读读经典的书籍,让孩子在和历史上的大师们交流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到学习的榜样,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因为与大师的对话,让孩子们开发出智慧。

四、其他

         还有一些学习的观念,必须声明如下:

1)  心理定向:固定型还是成长型?有固定型心理定向的人,通常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可以改变的,自己能展示出来的,就是自己的能力,他们不太喜欢去尝试新的东西,害怕自己失败,这样会显得自己没有能力。而成长型心理定向的人,通常会觉得自己可以成长,所以,每一次尝试,不管成功或者失败,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提升。学习者可以有意识的引导自己成为一个有成长型心理定向的人。

2)  少即是多。培养任何技能、习惯,都要有单一的目标,不能一次培养两个习惯,或者学习多种技能,要相信,少即是多。

3)  浅尝辄止。有广泛兴趣爱好者,大多有这个毛病,任何事情都浅尝辄止,不能有任何深刻的见解。

4)  学习的高原区(潜伏期)。有时候,你学习一样东西,发现没有任何进步,看不到任何好的反馈,不要灰心,坚持你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你正处于潜伏期,这个时期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但过了之后,会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飞跃式的进步。当然,每一项学习的过程,高原区和跳跃区交替出现。

5)  关于倒退:尝试新的方法,可能会有倒退的现象,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不要害怕,也不要轻易的放弃,退步是正常的,不需要自责与愧疚,你需要的,是理性的去看待这些退步,发现自己需要去改变的地方。

6)  关于班级人数:很多家长喜欢一对一的教学服务,或者小班教学,事实上,研究表明,一个班级人数在16人左右,最能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最后,祝学习愉快,万事顺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