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苏47 返杭 别绪 苏词始末

 无犀之谈 2021-07-29
杭苏47 返杭 别绪 苏词始末

熙宁七年(1074)的夏末秋初,历经大半年的江浙游历后,苏轼终于回到了阔别的杭州。
不巧,他刚到知府报道,就听说了太守陈襄要调走的消息。
这个秋天,因为要送别上司兼好友陈襄(述古),在为旧太守送行、为新任太守接风的一系列官宴上,苏轼在歌词方面的潜力爆发,填了很多风格华美的离词佳作,比如在有美堂为陈太守而填的《虞美人》中有“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为新任太守接风而填的《诉衷情》中有“钱塘风景古来奇”……
苏轼与陈襄的友谊深厚,一路送行,在孤山,西湖,临平,都留下了充满离愁的词作,其中不乏佳句,如“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后附全词,供赏诵)

今天我们常以唐诗宋词标榜宋代填词艺术的高妙可与璀璨的唐诗艺术相提并论,但回到宋人情境,却并不以为填词是一件多么高雅堂皇的艺术。
至少,在苏词闻名天下之前,词在宋人心中的地位很难与诗相比。就算苏轼自己,早期的词作也较多是在莺歌燕舞、灯红酒绿这样的喧嚣中所填,从文学艺术的角度上,有足够的广度,却缺乏足够的深度。
在梳理苏轼初仕杭州三年的轨迹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的词作与诗作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杭州的苏诗中,依然有着浓烈的国士忧患色彩,而苏词则只有一种非常平面化的情绪。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宋代的词牌,本身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歌曲,即便是柳永那样高超的词人,也无法获得主流文化阶层的认可,而有宋之前最著名的填词皇帝李煜,更是成为宋代士大夫阶层心目中“玩词丧志”的反面典型。

苏轼真正可以认真对待词作,将填词艺术升华到新的高度,是在他离开杭州之后的下一站——密州。
对,稍微熟悉宋词的朋友听到密州,再联系到宋词,都会第一时间想到那首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基本上可以看做是苏轼第一首具有苏词鲜明豪放个性的作品: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密州,是具有血肉性格的苏词的起点。
而真正令苏词达到巅峰的,同时也是令宋词真正进入主流文化圈的,是黄州时期的苏词。
这,自然是后话了。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附:熙宁七年秋天,苏轼填了很多送别陈襄的词,情感上渐趋统一,风格上依然承袭着柳永的莺燕玲珑,列于文后,仅供赏诵。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菩萨蛮·西湖送述古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谩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