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32倍死亡风险!透析患者接种疫苗,是否迫在眉睫?

 协和麒麟 2021-07-29

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全球爆发在许多国家地区笼罩了压抑和恐慌的氛围,造成的死亡人数也不断攀升。而在走过14个月的黑暗后,亮起了一盏希望的灯塔——新冠疫苗。

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这个最佳防御武器?全球七十多亿人口,势必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实现全面疫苗接种,那么,如何规划疫苗接种的优先顺序?如何为最易感的高危人群尽快披上铠甲?

在全球,透析患者群体超过300万人以上,其中绝大多数(80-97%)在血透中心进行维持性透析(in-center hemodialysis,ICHD),需要每周前往透析中心3次,每次透析3-4小时,不可避免地接触其他患者、工作人员、在往返途中也增加了接触其他人群的可能性,同时,该群体普遍身体较为虚弱、免疫力低下。

作为高危人群,血透患者新冠感染、死亡的风险究竟有多高?是否需要优先接种疫苗?有没有相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支持?

血透患者感染COVID-19的风险有多高?

以法国法兰德斯和美国纽约的ICHD患者为例,与普通人群相比,他们确诊COVID-19的几率是普通人群的5~16倍.法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和美国在第一次COVID-19大爆发第4~15周内,就有5%~20%的ICHD患者感染,考虑到无症状感染和检测局限性的原因,实际感染的数量可能更多。来自英国伦敦和纽约ICHD机构的血清学研究显示,血清病毒感染率为28-36%。在康复中心的透析门诊中,比例可以高达70%。

在中低收入国家也有类似的数据报道,来自印度一个大型长期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3月至12月期间,9%的血液透析患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这一比例是普通人群的20倍。

血透患者新冠感染后死亡率如何?

接受ICHD的患者在感染COVID-19后,相比非CKD的COVID-19住院患者,死亡风险至少增加30%至130%(调整年龄后),死亡率高达16-32%。可能原因包括免疫功能受损、以及罹患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其他已知COVID-19死亡风险因素的比例更高有关。此外,黑人、亚裔、少数族裔群体和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群体,肾衰竭患病率相对较高,这些群体因COVID-19造成的疾病负担也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年龄匹配的ICHD患者死于COVID-19的相对风险,在20~39岁患者中为432倍,在>80岁患者中为10倍左右。

因此,目前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非老年透析患者感染COVID-19的死亡率非常高,在大多数情况下,至少等于或超过同一地区的老年患者。

然而,在疫苗接种方面,老年透析患者通常可以享受优先接种疫苗,但非老年透析患者却没有这个“特权“。因为在一般认知中,存在“想当然地认为大多数透析患者的年龄较大”这一误区。事实上,透析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70岁,比典型高危人群的≥85岁更年轻,接种疫苗可能可以挽救更长久的生命年限。

在许多国家,疫苗接种时,透析患者与肥胖、心脏病或糖尿病患者或吸烟者的接种优先顺序相同,但这些人群的比例较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疫苗覆盖。研究人员认为,更应该优先接种透析患者,因为他们感染COVID-19的风险比上述这些群体大得多,而且一旦感染,他们因COVID-19而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

除直接造成死亡之外,新冠病毒对透析患者还存在一系列间接影响。透析患者普遍对感染SARS-CoV-2(尤其是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感染)感到恐惧和焦虑,部分患者甚至选择降低透析频率以减少感染新冠的风险,进而导致透析不充分、直接导致死亡

此外,由于医疗资源普遍紧张,以及隔离SARS-CoV-2阳性血透患者的复杂性,迫使一些透析单位将每周的透析次数从3次减少到2次,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

由于SARS-CoV-2疫苗在血透患者群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很少,医学界对透析患者的疫苗接种存在一些分歧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范围内目前没有任何透析患者被纳入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

来自纽约的有限数据显示,所有幸存的COVID-19透析患者,在感染后2个月左右可检测到SARS-CoV-2 IgG抗体,这表明如果接种疫苗,也将发生抗体转阳。

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常规推荐接种乙肝、流感和肺炎球菌疾病疫苗。而据报道,流感疫苗的抗体转阳率为33%至80%,其中老年患者抗体转阳率较低。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的疫苗才能有效地进行血清转换,对于SARS-CoV-2疫苗,也需要进行监测并及时调整接种方案。

表1透析患者优先接种疫苗理由

参考文献:

Anna Francis, et al.The urgent need to vaccinate dialysis patients agains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a call to action.[J]Kidney International.2021.99(4), 791-793,DOI:https:///10.1016/j.kint.2021.02.00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