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开课上,突遇“杂牌军”如何应对

 点点资讯 2021-07-29

——真快乐作文示范课教学心得


作者:张继,真快乐作文专家团河南团主要成员,河南十大语文年度人物。

通常情况下,我们授课对象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的。人数多一些的大课堂也是同校同阶段的若干个班级。这样的课堂相对课堂容易把控。但是,给不同级段不同班级,甚至是跨校区的学生上课,并且还是公开课,那就难了。

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年龄大小不一的孩子,学习成绩基础参差不齐,再加上对他们的上课习惯一无所知。光组织好纪律就是一个挑战!

第一次遇到“杂牌军”是前年暑假在宏林讲授真快乐作文示范课,学生是听课的老师带来的孩子,各学校各年级都有,第一次遇到如此情景,我有点蒙。幸好课设计的有趣味,虽效果不大好,但不致于完败。第二节是周口冯玉霞老师上的,她上课的前几分钟几乎都用在了调动学生的兴趣上了。整堂课如行云流水,完美无缺。

同样的学生,同样的课堂,我缺少的不是专业的知识,而是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是课堂主体的认识不够,没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后来读钱梦龙老师的《教师的价值》,发现同样的现象钱梦龙老师也遇到过。

1982年的一个星期天,钱老师去南通讲课,主办方由于通知不到位,学生没来。临时由听课的老师“抓”来的学生凑了支“杂牌军”,要钱老师上公开课《中国石拱桥》。这支“杂牌军”来自四所学校,五个年级。面对这种情况,于是钱老师就对小学组和初一组的同学说,超前学习初二的课文,是否愿意测试一下自己的智商?又对初三的同学说,是否愿意帮助小弟弟小妹妹们?又对初二的同学说,你们是主力,不要被小弟弟小妹妹们抢了风头,也不要老是让初三的老大哥老大姐们帮你们。如此一来,三个组都有了明确的身份和目标,钱老一招就激活了各组的挑战欲。

然后他以一个“猜谜”切入,既让学生懂得了说明文用词须准确的道理,又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文本,最后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出乎意料的是,小学组的同学差不多个个表现积极,思想活跃,不时有较高质量的发言,抢去了初中组的不少风头。

钱老师适时的鼓励以及同学间相互竞争所形成的氛围,又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投入的兴趣。

把一群年龄悬殊、程度参差的学生集中到一个教室,居然能成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说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

学生主体性发挥出来之后,所有的技巧和方法都黯然失色。无论小学初中高中,年级年龄都不是问题。

无论每一堂课,我们都要认真处理好这些方面的问题,即便我们突遇“杂牌军”,也不会手忙脚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