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尺骨干骨折就要这样固定......

 骨科笔记 2021-07-29
前  言

本文结合典型病例主要介绍了,尺骨干骨折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即经尺侧腕伸肌(ECU)肌下固定,该技术适应于高能量或弹道损伤导致周围软组织损伤的情况,能够对粉碎性骨折进行稳定固定,并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而且对该固定方式的适应证、操作技巧以及术后的固定效果进行了介绍。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主要适应于不伴有桡骨骨折的尺骨粉碎性或节段性骨折患者。与传统入路相比,该技术能够减小床创伤,有助于维持生物环境,减少术后并发症。

禁忌证:粉碎性骨折不适合桥接钢板固定,开放性骨折或严重污染引起的损伤,需要清创行切开神经血管探查,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手术技巧

术前仔细评估腕关节和尺骨干的正侧位X线片。需要查看健侧X线片(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外展90度,患肢旋前位)(见图1A和1B所示)。透视确定骨折的远近端位置,并在体表标记(见图2A、B、C和D所示)。分别于前臂远端1/4做和鹰嘴处定位远近端切口,随后于尺骨背侧沿尺侧腕伸肌做微创切口(见图2E所示)。切口长约3-4cm,选择合适长度的LC-DCP钢板,将其固定于ECU下方(图3A-C所示),骨折断端一般固定3-4枚螺钉。本例患者术者选择了18孔的3.5 LC-DCP钢板(见图4所示),置入前需要对钢板进行预弯。透视下经皮插入钢板,直视下皮质骨螺钉固定骨折端(见图5所示)。透视下与健侧进行对比,评估尺骨变异程度,并对远端骨端进行加压固定(见图6所示)。随后依次置入剩余螺钉并闭合切口。

图片

图1。A.健侧X线有助于评估尺骨的变异程度。B.术前正侧位X线显示尺骨干粉碎性骨折。

图片

图2。A. 术中透视下确定近端骨折位置。B. 患者体表标记近端骨折。C. 术中透视下确定远端骨折位置。D. 患者体表标记远端骨折。E. 术中可见骨折的远端和近端体表标记,以及手术切口位置。

图片

图3。A. 术中大体照复位钳恢复长度。B. 复位钳于近端从肌下穿过。C. 复位钳于远端从肌下穿过。

图片

图4。A. 术中选择合适长度的LC-DCP钢板。B和C. 植入钢板前进行预弯。

图片

图5。A和B. 由尺侧腕伸肌下穿过LC-DCP钢板。C.螺钉固定钢板近端。

图片

图6。A. 术中透视显示钢板长度和固定位置。B. 术中透视评估尺骨远端的变异程度。C和D. 术后前X线显示钢板固定后恢复尺骨长度和力线。

图片

图7。A. 前臂正侧位X线显示尺骨干骨折。B. 经皮钢板内固定后的X线片。C. 术后X线显示骨折部位桡骨侧和近端的骨痂较多。


结  果

2012年-2019年使用该技术对9例患者进行固定(男:女=8:1),平均年龄33岁(范围18-76岁)。其中枪伤7例,摔伤1例,车祸伤1例。术后患者获得骨性愈合和良好预后。术后需要注意的并发症包括内固定失效,医源性神经损伤和感染等。


讨  论

这种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在生物、力学和解剖等方面都优于传统切开固定。由于切口远离损伤区域,尤其适用于高能量软组织损伤严重的患者。避免了传统大切口显露所造成的二次创伤等一系列并发症,能够为骨愈合提供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此外该技术选择非锁定LC-DCP钢板进行固定,因为该钢板低切迹,不仅能够提供稳定固定,而且有利于术中通过皮下通道。钢板塑形后植入,两侧分别选择3-4枚皮质骨螺钉固定。此外该技术能够将钢板固定于尺侧腕伸肌的下方,减少了医源性神经损伤的风险。总而言之,对于高能量损伤导致的尺骨骨折,该微创技术不仅能够获得稳定固定,而且有助于保护周围软组织,避免二次创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