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犯错不听话,99%的家长可能会用错方法!教育型父母告诉你这样做

 瑞思英语 2021-07-30

在纪录片《生命·成长》中,有一期的内容是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聊聊教育的问题。

嘉宾尹烨对此颇有感慨:

上大学的时候,打球好有人喜欢,打游戏好有人喜欢,学习好有人喜欢,辩论好有人喜欢,但是到了工作后只有赚钱好才有人喜欢。

这是社会问题的缩影,钱成了衡量所有的一般等价物,进而把教育变得很急功近利,大家把所有的目标都建立在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挣很多的钱,下一代继续这个循环。

这是电影院效应——第一排的人站起来了,第二排紧跟着也站起来,全民进入一个焦虑的时代。现如今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教育不单单是学校、补习班的事情,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修炼,他们在学习如何做第一代成功的教育型父母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元的,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多元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不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为人有内涵、举止有风度、做事有格局、涉猎广泛等等,都成为新一代父母们的追求,也是“教育型父母”的养育重点。

那么,嘉宾尹烨所提到的“教育型父母”是什么样的呢?

与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父母完全相反,“教育型父母”更注重自身的修养,他们尊重孩子的个体独立发展,从不把“你可得争口气!”、“爸妈就指望你了!”等想要孩子代替自己逾越阶层的话放在嘴边,教育型的父母更多的是作为孩子的观众、朋友、导师、引路人,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让彼此舒服的话语举动。

如何才能成为“教育型父母”呢?下面,Professor就从三个方面给予家长朋友们一些建议。

教育型父母

更加注意自身的榜样力量

在教育孩子时,是靠嘴说有效果,还是生动地给他展示一遍更有效果?显然是后者。

几年前,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国外一对父子去吃自助餐,小男孩大概六七岁的样子,取餐前爸爸告诉他吃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费。

小男孩答应后,就去拿吃的。可是他显然没有把爸爸的话当回事,拿了很多食物。

爸爸责备说:“你吃的完么?”

小男孩脖子一扭说:“我肯定能吃的完!”

两个人吃了一会儿,爸爸起身去拿餐巾纸,小男孩见状立刻站起身,把面前的面点倒进了脚下的垃圾桶。

一分钟后,爸爸拿着餐巾纸返回座位,有些惊讶,小男孩则炫耀地告诉爸爸自己已经全吃完了。

爸爸自然不相信,弯下腰拿出了儿子脚下的垃圾桶,发现了里面的食物。这位爸爸迟疑了几秒,什么也没说,直接伸手拿出了小男孩倒掉的面点,然后放进自己的餐盘里,继续吃起来。

小男孩急得伸手拦住爸爸,却又被爸爸推开了,意识到犯错的孩子开始先是在一旁抽泣,随后坐到爸爸身边,和他一起吃完了食物。

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的力量能开辟出一条捷径。

Professor相信,小男孩这辈子都会记得餐厅这一幕,爸爸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上了生动的一课,让孩子学会并铭记“珍惜食物,拒绝浪费”。

生活中,当父母无法用语言来达到教育作用,可以尝试用行动来教育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力量,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方向。

教育型父母

尊重孩子不同于自己的选择

一对母女去露营,晚上睡觉时,女孩问妈妈可不可以换睡衣睡觉。

由于天气凉,妈妈建议说不要换睡衣了,直接裹在睡袋里睡一夜会更暖和。但这个答案显然不符合女儿的期待,她开始皱着眉头摔东西。

妈妈问她怎么了,她不开心地说:“我就想穿睡衣睡觉,平时在家里都是穿睡衣睡觉的,为什么到这儿就不行?”

妈妈平静地说:

“你想换睡衣可以直接提出来,你自己不开心就阴着脸,妈妈根本不知道你怎么了。是你在问我建议,我也只是如实告诉你我的建议,我不能为了让你高兴就去猜你的想法。你有自己的想法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不用问别人。”

小女孩听了很开心,决定要把睡衣换上。于是,妈妈耐心地帮孩子换衣服。

生活中如果遇到了类似上面故事中的问题,一些父母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听从自己的要求。这种做法不能说错,毕竟他们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来看,但是孩子的世界与成年人不同,他们的阅历和格局都不能达到成年人一样的水平,孩子应该有他/她这个年纪该有的主张与选择。

在不危及生命安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下,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也可以帮助他们尽早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教育型父母

总会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能否成功的解决问题,往往取决于他的经历。

彤彤今年十岁,爸爸的朋友送给她一个可以变形的玩具。作为一个从小被芭比娃娃围绕的小公主,彤彤不太会玩可以变形的玩具。

为了弄明白它是怎么变形的,彤彤认真研究,可最后却当着宾客的面,将玩具拆了个稀巴烂。

爸爸觉得彤彤这样做有些不礼貌,刚想责怪她,却被朋友拦住。

朋友鼓励她说:“宝贝,没关系,你可以试着把玩具变成原来的样子,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随时来找叔叔。”

听了这番话,彤彤备受鼓舞,动起手来修理玩具。在修理玩具的过程中,彤彤也找到了玩具的玩法和乐趣,她对叔叔说这是她最好的生日礼物,她有了一个会变形的“小伙伴”。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

孩子的成长,是靠一次次错误堆积起来的。

孩子犯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没必要苛责孩子,而要在孩子犯错后,鼓励和引导孩子做出改变,给予孩子支持与帮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孩子自己寻找成长的正途,在家长渐渐退出孩子的世界时,孩子才能走得更远,跑得更稳。

 

Professor点评:

在日常生活中,切莫以固执、强权、专制的态度去对待孩子,亲子关系除了需要爱以外,还需要理解、信任与适度的空间,父母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和成长哟。

点这里!快来带宝贝一起体验精彩瑞思课堂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