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十日(十)

 苍松xujp 2021-07-30

在云南第十天,天下着雨,导游把我们领到一个傣族村寨,说这是政府的规定动作,一定要来参观游览的。在村外的停车场下车,近处是碧绿的农田和橡胶林,远处是云雾缭绕的山峦,很有点诗情画意。傣语中,“猫哆哩”指阳光男孩,“骚哆哩”指漂亮美女。导游姓李,我们称他为“李猫”。

这里是云南省景洪市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曼卡村小组,有人家73户,307人。2011年,省民委、州民宗局就把这里列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共投入了75万元,用于村内道路硬化、修排水沟、种植橡胶、农业技术培训等等。

一位叫“小玉”的青年妇女领我们进村。她是位高中生,是该寨的文化代表,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说,傣族村民有名无姓,一般名前女的加一个 “玉” 字,男的加一个 “岩”字。

有民族特色的寨门。寨子里都是妇女当家,有点像原始社会的母系氐族。寨子里虽有村书记,村主任,但大权在妇女主任手里。因为傣族风俗是重女轻男,只要选上当妇女主任,就是寨子的领头人了。

雨中,我们打着伞随小玉走进她家。

进了院门,高脚屋的住房完整地保存了傣家人的民俗风情,木结构,底层除了楼梯和厨房,几乎全是空的,原关牲口等用,现放农用车等交通工具,可防蛇和防潮湿。随着傣家人生活的改善,最早的竹制吊脚楼都没有了,现在能看到的都是这种木制的和少量水泥的高脚屋。

底层唯一的一间封闭的房子是厨房兼储物间。但她家还习惯在空旷的墙根用炉灶生火做饭。

上二楼进厅堂是要脫鞋的,二楼厅堂会客,右边有火盆水壶,左边一间是全家老少睡觉的房间,只以蚊帐分隔:老年是黑帐子,中年是红帐子,青年以下是白帐子,中间不能用板壁隔开,寓意一家人不能分开,外人不能去房内观看。入乡随俗,傣族二楼厅堂中不准拍照,说是会收走人的灵魂。

寨中女人生女孩的可休息30天,生男孩只能休息15天。男孩长到8岁,必须送到寺庙做和尚,一直到17岁还俗回家,如“猫哆哩”被“骚哆哩”看中后,必须到女方家去,一人住在女方家的厅堂,干苦力三年:第一年砍柴,砍够三年烧的柴;第二年割橡胶,早上3点起床上山......;第三年学会打银器,自制聘礼,即:一条银腰带,一把银梳子,一只银手镯,一套银碗。三年看表现,劳动好,对长辈尊敬,女方欢喜,就在女方成家立业。女人生小孩后,男人在家带小孩,不用下地劳动了,所以有女人下地干活,男人在家坐月子之说。除此之外就是琴、棋、书、画、麻。看起来,这里是“女婚男嫁”,生男孩,就是一个 “陪钱货”!

如哪家没有生女儿,只生有儿子的,年纪大了,失去劳力,就被称作“孤老”,由村子负责照顾。他们的财产也就全部收归集体,用来修寺庙和修路。

傣族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纪年历法。男人一般懂傣文,因为男孩到了8岁便送去庙里当小和尚,学文化、诵经、学习制作银器的手艺。傣族村民生病,也以土医为主,很少去医院。傣族人是没有坟墓的,他们死后火葬,骨灰撒在山上、地里。

“文革”中,曼卡村也来了知青,有的傣族姑娘就嫁给了汉族知青。他们对知青是又爱又恨,爱的是知青当年帮寨子里开发种植了橡胶林,恨的是知青留种不留情:在返乡大潮中,已结婚生子的也说走就走,全然不顾留下的妻子儿女……

在寨子里转转,村民大都盖起了这样的高脚屋。

屋顶的装饰很漂亮,瓦片像是复合材料,大而薄,用螺丝固定在屋顶上。小玉说这是从泰国进口的。

橡胶林旁边,一栋孤零零的砖混结构的房子显得很异样,屋顶是傣家风格的。近前一看,牌子上写着曼卡村党支部。

寨子里还有不少老式高脚屋。我们奇怪高脚屋的柱子怎么是方形的,小玉说以前村寨里蛇多,现在有时候也会出现,如果柱子是圆的,它会顺着柱子游上去,这方柱它没法上楼。

还有这老式的瓦片,小小的,平平的,尽管铺了好几层,增加了重量,也还是会漏的。

村边的橡胶林。

如果你看上了这里的“骚哆哩”,就到这里来割一年橡胶,每天3点钟起床……

西双版纳野象谷,距景洪市22公里,是中国首家以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

景区内沟河纵横,森林茂密,一派热带雨林风光,亚洲野象、野牛、绿孔雀、猕猴等保护动物都在此栖息。这里还有人工蝴蝶养殖园。

“在中国要看亚洲野象,必须到西双版纳,到西双版纳看野象,又必须到野象谷。”你可千万别听网上瞎吹,导游绝不会让我们这些全国拼团的游客去看野象。野象谷有我国第一所驯象学校,这倒是真的,游人可观看大象表演节目。

驯象场三面有看台,你可以点上一份水果,边吃边观看驯象表演。

游客骑象照相30块,遛一小弯80块。

驯象表演开始了。这是在队列训练?

鼻子转呼啦圈。

鼻子和后脚一起转。

坐着也能转。

足球赛开始了。 

射门。

投掷飞标。

参观野象谷后,我们来到景洪港。这里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线上的一个重要港口,于1993724日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一类对外口岸。

2000年建成通车的西双版纳大桥横跨澜沧江。

西双版纳的人经常说,“到云南不到西双版纳,不算到过云南,到西双版纳不乘船游览澜沧江,则不算到过西双版纳……”印象澜沧江游轮,共4层:一、二层吃水果,三、四层看演出。

澜沧江源自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在西双版纳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澜沧江的傣语意为“百万大象”,两岸高山对峙,山高谷深,异常险峻。而在此江段,但见地势趋平缓,河道呈束放状,开阔平缓的江面游轮悠走。

从景洪港码头起锚,通过气势磅礴的西双版纳大桥,游轮驶入水面宽阔平坦的曼景兰河滩,远处高楼林立,近处芦苇丛生,现代的繁华掩映于江湖的烟波之外,依稀为你遥指近在眼前的雨林荒蛮,红尘于山野,相隔盈盈一水间。

缓缓顺流而下,澜沧江将一条浑黄野性的小河在峰回路转处拥入怀抱,这是环绕黎明之城的流沙河,两江交汇处巍然而立的半岛状山峰即是的傣王宫旧址所在。

游轮顶层,宛如大戏院。

印象澜沧江游轮之旅,游澜沧江,欣赏傣家独有的歌舞表演。

泰国红顶艺人。

走下舞台的“骚哆哩”。

晚上的团餐是“孔雀宴”,很丰盛,桌子中间摆着一只由蔬菜水果米饭组成的大“孔雀”,米饭有白米饭红米饭扬州炒饭,烧烤有烤鸡烤肉烤野鱼。呵呵。

饭后,乘飞机去昆明,明日早晨就要返回江西了。

再见了,西双版纳;再见了,七彩之南……

20185月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