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自然表现自然,打开花道的新世界

 新用户2021DA6b 2021-07-30


1

2017 年想给自己一个挑战,在这一年里体验 26 种技能/生活方式。我始终觉得这个世界是多彩的,体验就是破 0,拓展自己世界的版图,如果是心感特别好就会去争取个 60 分,发现如果不做不行了再去追求 80、90 或以上,而这样的一件事情或许从此改变一生。想想我之前的写作、我之前的宠物医生、我之前的时间管理、我之前的跑步、我之前的互联网这些所改变我生命节点甚至至今,乃至一辈子的事情,岂不是如此吗?

况且这件事本身就符合我的人生信条——人生在于体验,人从出生到死亡,从没有到没有,对于我们本身唯有「体验」和「意义」不可消亡,对于个体而言莫过于仅仅就是一个「体验」。你来到这个世界一场,不过就是来到这里体验这个人生。

为了更好地体验这个世界,我把这个称之为「破 0」计划

2

近水楼台有喵子,喵子本身是我的写友,也算是在写作这件这么孤独事情里面坚持着的人。不时在她朋友圈看到如此自然的花道照片实在神往,或许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追求美的本能。

也是因为其他,趁着在这个春节来临之际赶紧体验。

提前沟通约了在行,这一次我来到了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城里的「小原流花道教室·华间集」。一月初,喵子穿着黑色长靴和小黑裙,黑色宽松的衣服有一个太阳和两只仙鹤,隐隐约约的和风。接着,便在茶桌前开始了这一次的花道体验。


(注意看里面的花)

最开始的插花其实是来源于隋唐的「佛前供花」,从那时候已经开始已经有对佛祖所作出的各种造型的花艺,既隆重又端正。接着也是在这个朝代,一位日本遣隋使节小野妹子过来了学习了并且把它带回去了日本,接着她就在六角堂-池坊专务插花从而形成了花道。同时由于居住在附近池畔的僧侣们朝夕去佛前供花僧侣们又被称为“池坊”,所以这一称呼就成为了日本花道的鼻祖。

而这就是日本最古老的花道,其他流派都是源于它。


这时候清一老师在后面补充道:

日本人起名相当有趣,为什么在日本这个最源头的流派会叫做「池坊」呢,其实也是跟当时小野妹子居住的地方有一个池坊有关。不过后来的所有流派,日本总共有五百多个流派,但他们都是叫什么「流」。可以想象成水从一个池子开始流动到不同的地方,这可能也是一种尊重源头的意思。

插花在中国不同的朝代经历了鼎盛到衰亡再到现在的稳步流传。在宋代的时候是插花的鼎盛期,在那时候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为生活四艺,可见插花所体现的重要之处。不过到了元代,蒙古人入侵,这是对汉族文化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在之后的一百年左右,插花就在小众的文人建得以流传。明代由于文艺复兴,插花技艺和理论上都形成完备的体系。甚至到了现在,喵子依然推荐那时候出版的两本书,《瓶史》和《瓶花谱》。

3

到了现代,在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分别是:

池坊,用于供花,形象繁盛,做一盆起码需要三四个小时;

小原流,是崇尚自然的体现,看起来特别简单和有自然之美;

草原流,是崇尚现代,有点像未来的科幻,尽显未来的艺术感。


(草月流)


(小原云心)

小原流花道是19世纪末,小原云心创立花道新样式,不过还是很好奇,于是我后来了解了他那个开始时候的故事。

小原云心原本是有名的雕塑家,1896年他出展在京都美术展览会上的作品,还曾获得了明治天皇的喜爱及收藏。无奈的是,小原云心虽然对雕塑充满热情与才华,他的身体却因此而每况愈下。而创作雕塑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对小原云心的病情只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他的医生便建议他改行转业。于是小原云心便改开始投身于自幼学习的池坊插花。1897年,小原云心在大阪美术俱乐部举办了一场名为「盛花三十瓶」的花展,以此展示他所研发的最新花型「盛花」,就此迈出了近代插花的第一步。「盛花」是当时从没有出现过的插花型式,他把花插在很浅的水盘里,就像是花被盛在盘里一般。当时的日本,随着明治维新改革的新潮流,进口了许多的西方草花,但是没有人用这些华丽的花朵来插花,因为西方的进口花花茎很短,没有办法用来插池坊的作品。作为池坊生花及立花的作品所使用的花材花茎必须是比较长的;另外,西方进口的花比日本原有的花材色彩更加丰富、艳丽,用来插池坊的作品,在花色、花型的调和上有很大的难度。而「盛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小原云心先生利用西方的花草,在浅平的水盘或有宽广口径又浅的容器里进行创作,这样的插法就叫做「盛花」。

小原流的插花哲学是「认识自然,表现自然」。于是,观看小原流的作品你会往往会发现这是原来是自然的一景,有的像一片小森林,有时候像荷塘边。我想这是一种用局部表现整体的表现方式,取自于自然(局部),表现于自然(整体)。最终你能做出什么样的作品,那就取决于你的眼睛发现什么。

(华间集的小原流作品)

就像米开朗基罗被记者访问如何创造出《大卫》这样巨作的时候,他回答:

很简单,我去采石场,看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卫。我要做的只是凿去多余的石头,去掉那些不该有的大理石,大卫就诞生了。

不知道如果能够有机会问同样曾为的雕塑家小原云心为什么创造出小原流这一类的作品他是否又会有类似这样的回答呢?

4

小原流按表现区分,可以分为花意匠、盛花、瓶花、花舞、花奏、琳派调、文人调、自由造型。而我今天要练习的是「花意匠·立式」,这种花型使用花材少,极为尊重花材的个性。


别看这下面小小的一盆花,少量的花材,反复调整花型,竟然花费了90分钟才完成。

(上图为第一次完成未经修改的作品)

花意匠·立式

或许有些事情还得是慢下来,花费数小时写一篇文章,花费数小时是做出一个插花作品,花费数小时跑一个马拉松,里面自有一些只能在心灵才能凝聚的东西。相比随时发点文字在微信沟通或速成的某些东西虽然都很快,却没有了只能通过「慢」才能获取的东西。

最后,用木心先生话作为结束:

“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能爱一个人。”


最后被喵子老师修改后的作品

好了

如果你在北京

也可以去体验

这种展现自然的小原流花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