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庄子》精读笔记Vol004:《逍遥游》篇精读04

 含谦 2021-07-30

004

《庄子-逍遥游》精读04

→点此查看上一期:《庄子-逍遥游》精读03

原文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翻译

蜩和学鸠讥笑鹏说:“我奋力飞起来,碰到榆树和枋树就停下了,有时还碰不到,就落在地面上了,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高考向南飞呢?”到郊野去的人,只要带三餐的粮食就可以,回来时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就要带一宿的粮食;到千里外的人,就要带三个月的粮食。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注释

:蝉

学鸠:小斑鸠,一种小鸟

:触碰

榆枋:榆树和枋树,两种树木

:往,到

莽苍:郊野

果然:肚子饱饱的样子

批解

大鹏鸟向南飞,很费力的,庄子在前文已经做了详细的说明。于是,做如此费力艰难事情的大鹏鸟,自然引起他者的不解,引起蜩和学鸠的嘲笑了。

蜩,蝉也,生七八月,紫青色,一名蛁蟟。——成玄英《庄子注疏》

学鸠,小鸠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彪注

鸠,鹘鸠也。——许慎《说文解字》

鹘鸠,一名斑鸠——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就是今天所说的蝉;学鸠,就是斑鸠,是一种小鸟。蜩和学鸠,相对于大鹏鸟,都是比较小的动物了。这两个小动物,不理解大鹏鸟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不仅不理解,而且蜩和学鸠还用非常自得的语言,说了他们自己飞翔的情形。什么情形呢?奋力飞起,飞最高也就碰到榆树和枋树罢了,而且有的时候还碰不到就落在地上了。

于是,只能飞翔在地面及榆树和枋树高度的蜩和学鸠,就无法理解大鹏鸟的所作所为了,发出了疑问,大鹏鸟为何要费力飞到九万里高空,而且要飞到南边去呢?

大鹏鸟没有回答蜩和学鸠的疑问,大鹏鸟也无需回答。庄子在这里举了蜩和学鸠的例子后,按照正常的思维,就可以对前面所提到的大鹏鸟、蜩和学鸠的不同追求做出评价,从而给出结论了。

但是,庄子这里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们要根据外出距离的远近来准备携带多少粮食的例子

莽苍,郊野之色,遥望之不甚分明也。——成玄英《庄子注疏》

往于郊野,来去三食,路既非遥,腹犹充饱。百里之行,路程稍远,舂捣粮食,为一宿之借。适于千里之途,路既迢遥,聚积三月之粮,方充往来之食。——成玄英《庄子注疏》

这个例子是这么说的:到郊外的人,只要准备三餐的粮食就可以;到百里外的人,就要准备至少能过一宿的粮食;到千里之外的人,则需要准备至少能吃三个月的粮食。

庄子举的这个例子,自然是古代的情形,今天交通发达了,去千里之外,也可能只用吃一顿饭就可以了。那么庄子举这个例子,又是为了说明什么呢?这就需要先理解一下下面的“二虫”了。

二虫,鹏蜩也;对大于小,所以均异趣也。且大鹏抟风九万,小鸟决起榆枋,虽复远近不同,适性均也。咸不知道里之远近,各取足而自胜,天机自张,不知所以。——郭象《庄子注》

二虫即承上文蜩、鸠之笑而言,谓蜩、鸠至小,不足以知鹏之大也。郭注云二虫谓鹏、蜩也。失之。——郭庆藩《庄子集释》引俞樾注

关于“二虫”,古人有着不同的见解:一种以郭象为代表,认为“二虫”指代鹏和蜩;一种以俞樾为代表,认为“二虫”指代蜩和学鸠。那么,到底谁的说法更有道理呢?

按照庄子行文逻辑,庄子在特别描写了蜩和学鸠后,加入了人们外出准备粮食的这个例子,然后给出一句“之二虫又何知”,这里的“”就是“这”的意思,显然如此理解,“二虫”指代的应该就是蜩和学鸠,说的是蜩和学鸠无法理解大鹏鸟的行为。

那么,郭象的理解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郭象显然是把大鹏鸟和蜩作为一个同类,那就是都是“”。虫,在古代,不是虫子的意思,而是泛指动物。作为动物的鹏和蜩,它们都无法理解要根据路程远近来准备多少粮食这样的思想,因为这种思想只有人才能理解。

按照郭象的理解,也就是说,庄子引入了人们外出准备粮食的这个例子,然后说出“之二虫又何知”,也就是想表明鹏和蜩相对于人类而言,又是更小的存在,就如蜩和学鸠无法理解大鹏鸟高飞九万里的行为一样,鹏和蜩这“二虫”也无法理解人类要根据不同的路程远近准备不同数量的粮食的行为。

郭象的理解,很有道理并且更深刻,但是却存在一个无法解释的矛盾,庄子明明写了鹏、蜩、学鸠三种“虫”,但是为何说“二虫”呢?所以按照《庄子》原文以及原文的行文逻辑等来理解,俞樾的说法其实更加准确。郭象的理解,则有些过于从义理角度发散,而忽视了原文的逻辑了。

所以,庄子举人们外出准备粮食的这个例子的作用,也并非如郭象所言那样,实则要从这个例子内部所说的内容来理解,那就是庄子想说的是:目标层次不同的人,他们所思所想也是不同的。从而通过这么一个道理,来说明蜩和学鸠无法理解大鹏鸟高飞九万里南飞的行为。

尽管郭象的理解可能并非庄子行文逻辑的原意,但是他对《庄子》的独特阐述和见解,却深化了《庄子》的思想,而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恰恰就是因为后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来阐述,并赋予它新的内涵,从这个角度看,郭象的理解不失为一种能引发人们更深入思考《庄子》的角度。

简论

大鹏鸟高飞九万里,引起了蜩和学鸠的洋洋自得的讥笑,但是大鹏鸟并没有回应蜩和学鸠的的讥笑,甚至连任何反应都没有。这里,从大鹏鸟角度,首先告诉我们:我们如果要做大鹏鸟一样追求高远目标的人,那么就无需理会那些目标短浅的人,不管他们讥笑也罢,不解也罢,都与我们没有关系。而相反,如果去回应了那些目标短浅之人,则恰恰显得我们自身的层次又降低了。

蜩和学鸠洋洋自得讥笑大鹏鸟,从蜩和学鸠的角度,也启发我们: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谦虚谨慎,而不能像蜩和学鸠一样,感觉做到了自己自认为很厉害的地步,就骄傲自满洋洋自得,甚至对他人的行为表示讥笑。相反,如果我们不知自身局限还洋洋自得讥笑他人,那么在外人看来,我们就才是真和小丑一般了。

蜩和学鸠为什么会洋洋自得,是因为他们用自身狭隘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了,所以他们自然无法理会小角落外的大天地,这一点,蜩和学鸠有点像西方哲学家柏拉图讲的“洞穴比喻”中的囚徒们,也像西方哲学家培根所说的被“四个偶像”所束缚的世人,他们都因为自己所处的环境或心理习惯而形成了某种偏见。这启发我们:我们看待问题一定要尽可能跳出自己的局限之外,要不断借助思想的力量突破某种主客观的限定和偏见。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蜩和学鸠的行为,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启发:蜩和学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快乐的,我们在生活中其实也可以不用追求大鹏鸟的境界,像蜩和学鸠一样,如果能在自己所能达到的范围内,充分达到自我的尽性发展,那么也是一件值得自我快乐和高兴的事情。

如此,继续引申下来,结合逍遥游的思想,我们还可以得到启发:所谓的逍遥,其实可以看作是自己的尽性而为后不与他者对比的心理感受。也就是说:我们有大鹏鸟的追求和能力,自然可以选择高飞九万里追求高远目标而不用搭理那些讥讽者,这样我们就实现自我的心灵的逍遥;相反,我们只有蜩和学鸠的追求和能力,那我们就尽量飞到自己所能飞到的高度,而不去羡慕那些高飞九万里的人,这样我们也实现自我的心灵的逍遥。

后记:到这里,我们看庄子所理解的逍遥,其实已经很辩证了。然而,庄子的思想之伟大,就在于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他还要继续论述逍遥的小大之辩,以及借小大之辩继而引出的真逍遥的概念,也就是继续发问,大鹏鸟、蜩和学鸠真的做到了逍遥么?两者是否都还没有达到逍遥呢?并且继续借助真逍遥的理解和小大之辩的复杂辩证来阐述有无之用等一些其他深刻思想。这也就是庄子《逍遥游》篇后面要继续论述的问题了。

End

文字:含谦  图片:网络

林含谦: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心理咨询师、通识学习爱好者,业余作者。忙来育人授业、谈心解惑,闲来读书治学、写文烹菜,愿陪你发现这世间未知的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