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下层人群改变阶层其实很简单

 东山威夷 2021-07-30

文章来源:一手烂牌(yslpdcwz) 作者:S先生

我在前面几篇文章中,粗略分析了社会结构的大致轮廓,以及各层次人群在社会中的分布。

之所以做这样的分析,并不是为了去定义哪些人是上层,哪些人是中层,哪些是下层。分析本身的目的是要通过群体性的特征,来发现社会运行规律,寻找向上的路径。忽视了这个目的,那文章也就白看了。

前面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值得玩味。在我分析下层人群的文章一经发表,热度就非常之高,很多人参与了评论点赞,文章也迅速突破10万+的阅读量(其他自媒体平台)。然而评论的内容,大多是在发泄不满,与文章主旨大多无关。

评论中还有很多人都在说,你有本事写写中层、上层人群。而后当我分析社会中层人群的文章发表后,阅读者却寥寥无几。

很多人的心态,其实很有趣,抱着好奇心来的,然后带着恼怒离开。

其实大部分人,社会认知都还处于原始的蛮荒阶段。特别是在互联网中,没有了现实世界里说错话会挨打的危险,他们内心原始的本能就更加活跃和肆无忌惮。

话归正题。

既然认识了社会的结构分布,那就说说怎么样从下向上去变迁。今天先说说社会下层人群如何突破阶层。

其实,下层(L9-L7)的社会人群,要想向上晋升,难度并不大,只需要把收入翻一番,基本上社会层级也就上了一档。

比如下下层(L9)的人群,像穷困山区的农民,只要从大山里走出来,到相对富裕些的城市,即便做个搬运工、泥瓦匠,也能大幅提高收入,向下中层迈进一大步。

再比如下中层(L8)的普通工人,要想向上晋升,可以学习一门技术成为技术工种,或者掌握一门手艺成为个体户,又或者提升一下学历,也能很快向下上层(L7)迈进。

社会下层人群的特征是出卖体力为主,智力为辅,要想突破阶层,必须逐步增加智力的利用率。纯粹的体力劳动无法改变什么,但是加入了智力的体力劳动,能够大幅地提高劳动的价值。

下中(L8)、下下(L9)这两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群,数量最为庞大,其中有些人能够凭借努力,通过几年时间改变自身的处境,但更多的人,依然在年复一年中,重复着相同的生活。

既然向上突破现有阶层的方法和途径都有,那么为什么他们没有这么做呢?或者说,为什么他们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呢?

世间之事,最难的,并非不能,而是不知。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层级,必须要先从改变他的认知开始。这对于任何一个人都适用。

贫困山区的农民,从山区走出来并不难,路和车总是有的,难的是他们对外面世界的一无所知,和由此而产生的恐惧。

普通工人要想学门技术也并不难,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难的是他们不知道可以这样做,也不认为可以这样成功。

他们的认知禁锢了自己的手和脚,封堵了可以向上一步的阶梯。智者可以轻易地把他成功的人生秘诀传授给普通人,但是却很难让普通人相信这是人生成功的秘诀。

所以一个人要想突破目前的阶层,唯一要做的就是去改变自己的社会认知。

不同的人对于社会的认知,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大致将人的社会认知概括成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社会认知的蛮荒期,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基本没有什么社会认知,他的本能主导了行为。

第二个阶段,是社会认知的愚昧期,这个阶段的人,本能不再主导行为,有了一些简单的社会认知,但主要是错误的社会认知。

第三个阶段,是社会认知的世俗期,到了这个阶段,社会认知比较丰富,但被人情世故所困,人容易在世俗关系中迷失。

第四个阶段,是社会认知的成熟期,到了这个阶段,人的社会认知从一切假象中突围,更注重社会规律和社会规则,个体的行为以利益为主导。

第五个阶段,是社会认知的圆满期,这个阶段的社会认知,足以让人在社会中左右逢源,运筹帷幄,甚至操控事物的发展,不仅能影响自己,还能影响一个组织。

至于这五个阶段社会认知的详细分析,下回再作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