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的语言

 新用户1296RLlw 2021-07-31

虽然还无法真正理解自我、意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但现代科学也逐渐让我们从镜像中看到一些现象,有了一些理论模型和假设。

在《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中,提摩西·加尔韦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他将“我”分成了两个:自我1和自我2。

自我1是头脑和意识层面的自我,它的语言是文字;而自我2是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它的语言是图像。

换句话说,自我1是意识层面的“我”,自我2是潜意识层面的“我”。

非常自然的,人们很容易认同自我1,因为很容易比较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头脑在想啥,而则头脑告诉你,它就是你。

是的,思考,这是太精巧的工具,它牢牢摄住每一个人,告诉人类它就是意识本身。

人们喜欢思考,因为思考是有迹可循的,还可以用文字来表达,可以有逻辑结构,这让思考有了一种美感,也可以让人对思考有一种控制感。

头脑本来是作为一个工具存在的,但一旦你认为我就等于头脑,头脑就变成了主人,而头脑最擅长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评判。

这个头脑我会判断,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对的就去做,错的就要避免,这时候的我是该被谴责、被攻击、被否定的。

当头脑做出这样的评判,并用结论来指导身体的时候,身体就会变得紧张,紧张就意味着身体内的能量流动被切断了,从而影响到潜能的发挥。

正如哲学家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

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心理陷阱,“我”等于我的思维和意识。

加尔韦发现了这一点,并且在书中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训练球员放下头脑中对错的评判,信任身体,将注意力专注在网球上,让身体自由发挥。

用他的原话说,就是:抛开一切想法,不去感受你意识的变化,也就是抛掉刚刚说的“自我1”,你不去批评自己不好的动作和表现,也不去表扬自己。

在这种状态下,指挥你的动作的是“自我2”,也就是你的潜意识。

这是一种特别的意识状态,你十分专注,而头脑和身体又非常放松。正如加尔韦总结的一句话秘诀:全然放松地专注。

对应着自我1和自我2,它们的语言分别是文字和图像,运用的分别是思维和身体。

毫无疑问,语言文字在人类进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巨大的容器,绝大多数事物都能用语言文字来讲述,这时候语言文字就起到了容纳的作用。

但最大的容器,是觉知。或许一切事物,都能被人类所觉知,所以觉知本身就成了可以容纳一切的容器。

对觉知的简单理解就是:那些原本不被理解的事物,一旦被觉知到,就会发生变化。

生活在现代社会,尤其是脑力工作者的我们,普遍对语言文字有一种强烈的依赖,活在头脑和逻辑里,依仗的是符号性的信息。

但是实际上,可以在两个人之间建立真正链接的,不是看起来有力而可靠的思维过程,而是身体和情绪过程。

太多人过于依赖思维和头脑,貌似可以很好地活在一个逻辑的世界里,追求高贵的头颅,而实际上追求高贵的同时,很容易让人活得干瘪。

正如约瑟夫·坎贝尔所说:人类意识对生命期待的观点,绝少与生命的现实一致。我们不愿承认,那冲撞的、自我保护的、有恶臭的、肉食的和淫荡的疯狂,正是有机体的本质。相反我们倾向于掩饰、漂白和重新解读,把所有软膏里的苍蝇和菜汤里的头发,都想象成是某个令人不悦的家伙的过错。

是的,我想说的是,语言是最无力的东西。

愿我们都能超越思维、超越评判、超越语言,怀抱满满的喜欢,和满心的欢喜。

·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