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期间,很多爸妈都会带着孩子看望父母和亲朋好友,我们父母这一辈的人大多已经六七十了,甚至更高龄,他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慢性病的困扰,如何养生保健也是他们最最关心的,所以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老年人,应该怎么养生。 被誉为“国医泰斗”的干祖望老先生是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他活到了104岁高龄,而更让人感到惊叹的是,在他100岁的时候仍未退休,每日出诊半天,还要授课,爬楼梯上十几楼的病房,而且头不晕,眼不花,耳不聋,腰板硬朗,步履轻松,思维敏捷,就像年轻人一样,这与他的养生之道是分不开的。 他把自己的养生秘诀总结成八个字:童心,蚁食,龟欲,猴行。 童心 什么是童心,看看我们的孩子就知道了。很多父母抱怨孩子玩心重,没有时间观念,缺少为将来谋划的意识,但这不正是童心的特点吗?没有成年人的远愁近虑、比较算计,他们无忧无虑,是真真正正地活在当下。而且朝气蓬勃,对什么都感兴趣,都好奇,很容易找到快乐的事,就算伤心难过也像晴天落大雨一样,一阵子就过去了,照样该玩还是玩,该乐还是乐,这就是《道德经》里所谓的“赤子之心”“婴儿”之心。 有些老年人退休以后,就逐渐脱离了社会,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漠不关心,从早到晚闷在家中,还有些老人总是陷入悲观忧虑等不良情绪里,或为自己是身体发愁,或为子女操心。干祖望总结的第一条就是人老但心不能老,要保持儿童一样的心态。干老认为童心的内涵有三: 一是天真,不抱怨过去,不忧患未来,不深究世事,不追求名利,应让大脑充分休息,蓄有余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是无邪,决无欺诈、撞骗、陷害、贪图等邪念,应具有纯洁的心; 三是单纯,思想充满美好、愉快,不妄自奢求,应知足而常乐。 这样的人无论多大年纪都会活得无忧无虑,生气勃勃,乐观开朗,这就是《黄帝内经》里所说的“形与神俱”,也是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 蚁食 人上了年纪,消化功能就会减弱,干祖望认为在饮食上像蚂蚁一样,一不多食,二不挑食。 不多食:俗话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吃得太多,就会增加脾胃运化的负担,甚至消化阻滞,不仅不能很好地吸收营养,还损害脾胃功能。所以中医历来都提倡“饮食有节”、“饱不过七分”,脾胃功能逐渐变弱的老年人更须如此。梁章钜《退庵随笔·摄生》的“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是食多与食少利弊的最好总结。 不挑食:饮食无偏好,只要是无害身心的卫生食物,不须求冷、热、精、细、美味,每样都吃点达到营养均衡的健康状态; 当老年人像蚂蚁一样吃饭,不贪食、不偏食、不饱食、少食多餐,这样不仅能保护肠胃功能,还能吸收充足的营养。 龟欲 俗语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虽然夸张了点,但龟的寿命确实是非常长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龟没有什么欲望,与世无争,所以能保全精气神。 人如果能够将名、利、富、贵看得开一些,保持冲淡平和的心态,不争不抢,戒贪戒斗,就能健康长寿。 很多人容易把欲望和生命力画上等号,其实这里的欲望更多是一些外在事物的贪求,它让人充满忧虑、斤斤计较,永远不会感到满足,古今中外,多少贪赃枉法、偷盗淫妄,无不是在欲中孕育出来的。 而生命力则是一种对生命的热情,能让人在做的过程中得到滋养,像干老倾尽一生都投入到热爱的医学事业里,还特别喜欢读书与藏书,而且涉猎广泛,中医典籍、四书五经、佛学道教、天文地理、古史今说、格律诗词,在他的书柜都有一席之地,还因此被南京文化界评选为“藏书状元”。在做这些事情的事物,他的内心是圆满自足的,也是一种身心合一的状态。 所以人到老年,就不要再对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看得那么重要了,而是要找到一两件能够滋养身心的有益爱好,没有那么多杂念私欲,坦坦荡荡,安分守己,岂不长寿? 猴行 人体的阳气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衰落,所以小孩好动,老年人则好静,而干祖望认为老人想要减缓衰老的过程,应当要像猴子一样善于运动,喜欢运动,因为动则升阳。 要做到这一点,一要多动:多动不一定就指做一些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坐车子、电梯,以自己行走为主,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就像干老平时能站不坐,能步不车,每天上班、吃早茶都是靠走路,查起房来爬十几层楼梯不在话下,就算坐着也乐于坐硬板凳,且正襟危坐,他认为运动可以畅通气血,让人保持着精神饱满、英姿焕发的状态。 二是要多动脑筋。脑是元神之府,神不能过用,但也不能不用,俗话说“用进废退,”如果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精神上就会陷于空虚无聊,也会加快衰老的步伐,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天读书看报,学些新东西,才能让思维得到锻炼,不至于越来越迟钝。 像干老每日出诊、授课,用的都是脑力,他还沉迷于藏书、读书,刚才说了,他的藏书类别非常广泛,闲暇之时,他将这些书一一分类,编号四十余门,排列有序,待到用时信手拈来,因为读书多,文学功底深厚,干老的医案写得非常好,还常引用经文,记录得绘声绘色,不仅为后学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也让他保持精神上的活力。 ![]() 总结起来,这八字诀中,童心与龟欲重在养心,蚁食与猴行重在养身,但都是力求在淡泊随缘中养出天然之真趣,在振奋中顺其自然之道,因此干祖望教授把这八个字归于“任真”二字,任凭真性,是养生之道的精意所在。 此外干祖望教授还总结出了一些养生建议。 “三个不要想”: 不要想病 不要想老 不要想为子孙谋福利 “六勿沾边”: 不卷入毫无意义的漩涡 不赶大潮 不贪便宜 不骄不娇 不与人攀比 不做违心与不应该做的事。 还要持之以恒的“七桩好事”: 打抱不平 旅游赶节聊天漫谈 品上等香茗听有益音乐 多站多走多爬楼梯 买书读书藏书教书写书 劳动 在平淡中生活 一个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到老年,走的是生命中最后的一段路程,身体机能、精力也都会逐渐减退,所以“为”与“不为”的选择更加重要。想要不把宝贵时间精力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就需要站在更高处,活得明白一些、透彻一些。 最后祝愿天下的所有老人, 都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近期导读: 假期宝宝免疫力差伤不起?避免这三点是关键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别忘了分享给自己的父母亲友,或者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字,也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提问。 特别提示: 如果您想了解发烧、鼻炎、积食、感冒、咳嗽、湿疹、过敏、疱疹性咽峡炎、眼疾等小儿常见病,可点击公众号首页下方“育儿干货”栏目的“小儿常见病”,如果您想查询相关疾病的食疗方法可以点击“育儿干货”栏目的“食疗食谱”。 希望我们的文章能给您和您的家人带来健康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