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在玉米上的“瘤状物”,看着恶心,但价值高,味道酷似“松露”

 三农小毛 2021-07-05

长在玉米上的“瘤状物”是啥?

城市里的人对它不太了解,也没有什么机会见到它。而对于种植过玉米的朋友们来说,应该很多人都有见过它。其实不光是在玉米上会见到,在高粱、黍子等作物上也有。

这是一种生长在高粱、玉米等作物顶部的一种真菌,它的样子看起来有点恶心,因为基本都是黑色的为主,也有些是白色的,就像是发霉了一样。在我们的印象中,发霉了的东西都是有毒的,不能食用的。何况是看起来很像是瘤状物的,所以多数人对它都没有好感,甚至还有点厌恶。

其实这种瘤状物是一种可以食用的真菌,它是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在孕穗时因为感染了一种黑穗病,多数是感染了高粱丝黑穗病。受到感染以后,它就不能正常的长成玉米了,而是一种白色的棒状物。

随着不断的生长,再加上受到雨水、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它的内部结构就开始由白色变成黑色,并且开始分裂了,乌米也从苞叶向外面伸出来了,就连它的白膜也被撑破了,散出大量的黑粉状物,并且露出丝状的维管束组织,它也就变成了这种常见到的黑色的似瘤子一样的东西。

在过去,农民见到这种东西了,都是直接把它掰下来,当作是垃圾扔到很远的地方。为了避免其他的植株也受到感染,从而导致高粱、玉米的减。有些农民甚至还以连同把它的植株也砍掉。虽然它的颜值低,看着也很恶心,但是却是可以食用的,并且还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乌米。

乌米真的能吃吗?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土地面积很广阔,并且有着大片的农场,而里面就会种植大面积的玉米等作物。而在这些大量种植玉米的地区,就常见到玉米上就有这种黑色的瘤状物——乌米。在当地,它就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用菌,尤其是墨西哥更是将它视为美食佳品。在市面上它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蔬菜,并且售价还不低,当地人称它为“玉米黑松露”,就是因为它吃起来味道很像珍贵的“松露”。

在美洲地区,乌米的食用历史非常的悠久了,但是在国内还是处于空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东西居然能吃。这主要的原因在于,玉米在我国种植的历史并不算久,并且很多人对这种野生菌不太了解。再加上它长得难看,所以很多人难以联想到它居然能吃。那乌米如何吃呢?

乌米食用方法参考

乌米的食用方法和很多的野生菌是差不多的,它甚至是可以直接剥下来以后,然后生吃的,味道甜甜的。也可以用来清炒着吃,或者是和土豆、豆角、茄子、西葫芦等一起炒菜吃,味道非常的鲜美,并且营养方面也很丰富。

乌米中含有很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主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钾,铁,硒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另外它还有丰富的维生素A,B1,B2,B6,C以及多糖和膳食纤维等。正是因为乌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口感也不错,酷似黑松露,所以还被国外的营养学家称之为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

结束语

在国外由于大面积种植玉米,乌米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蔬菜了。可是因为它是要牺牲玉米产量为代价的,并且产量还不稳定,所以价格也是比较昂贵的。而近些年,国内虽然有些人也逐渐了解到了乌米的市场价值,毕竟它是玉米、高粱等作物受到病害而生长出来的,对农作物的产量有影响,同时再加上它的外貌丑陋,看起来有点恶心,很多人对它也是接受不了,所以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人专门种植乌米。

就算是偶尔见到有人在集市上售卖,量也不是很大,而且价格也有点小贵。在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乌米价值有所了解,它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了很多,价格一般都要三十元左右一斤,有些地方甚至要50元以上一斤。就算是如此,依然还是供不应求。因为这种乌米的产量太低了,有时候一亩地也采摘不到一斤,可见它的稀有程度。

看了文章以后,可不要再把它当成垃圾扔掉了,它是“玉米黑松露”,营养价值很高,可不要错过了哦。听说高粱和黍子上的乌米要比玉米杆上结的好吃很多哦,因为我这里很少有人种植玉米,只在小时候见到过,现在高粱都没人种植了,也就没有机会尝一尝了。

各位农民朋友们,可有在自家的玉米、高粱地里见到这种黑色的像发霉的“瘤状物”呢?有没有吃过呢?欢迎大家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